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中國大量工廠扛不住145%關稅 開始放長假2千萬勞工恐失業

信傳媒

更新於 04月15日10:26 • 發布於 04月15日23:34 • 邱立玲
去年美國進口5,250億美元中國商品,現在川普揮舞關稅大棒,北京需要擴大國內需求,來彌補失去美國市場的損失。(圖片來源/YT影片截圖)
去年美國進口5,250億美元中國商品,現在川普揮舞關稅大棒,北京需要擴大國內需求,來彌補失去美國市場的損失。(圖片來源/YT影片截圖)

根據《彭博》報導,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發起貿易戰,重創中國經濟,就業市場崩潰,這會削弱北京與美國競爭所需的韌性。

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145%的關稅,有可能一舉切斷中國進入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管道。

大多數中國工廠都開始放長假

華爾街投行高盛集團估計,多達2,000萬人(約佔勞動力的3%)可能受到美國訂單消失的影響。如果美中經濟全面脫鉤,勞工市場已經受到大規模減薪和裁員的多重打擊,將更為混亂。

中國有不少中小企業老闆直播說,出口貿易商與工廠哀號遍野,直說美國訂單全部停了,還有失業勞工說半年投了幾千份履歷,仍找不到工作。

如今關稅戰來襲,5、6月份美國訂單全部暫停,出口美國貨櫃滯留中國港口,堆積如山,大多數工廠都開始放長假,使得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人被裁員、被放假,失業農民工大量返鄉,「提前過年」。

除了川普關稅戰衝擊商業前景之外,中國採用人工智慧(AI)技術和自動化設備提高生產力,也會導致就業需求進一步放緩。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北京政府2024年底推出支持措施,幫助企業,中國第一季經濟成長幾乎沒有放緩,年比仍保持在5%以上,超過北京設定的目標。

中國就業市場面臨巨大壓力

但是現在中國經濟直轉直下,巴黎的研究機構QuantCube Technology公司追蹤2,000多家公司線上招聘資訊的數據,統計出過去兩個月的職缺較去年同期大減約30%。

長江商學院對主要私人企業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3月份,未來招聘計畫指數跌至6個月最低水準,中國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的就業分項指標也出現下降。

研究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瑞格利表示:「第四季的刺激措施尚未轉化為刺激勞動力市場的效果,公司希望在招聘新人之前對經濟前景有更明確的認識。」

中國就業市場長期低迷,是刺激消費的一大障礙,在房地產陷入長期危機之際,刺激消費支出,是北京政府試圖扭轉經濟情勢的首要任務。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受國內外情勢挑戰影響,就業面臨壓力。她上個月在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人大)的年度會議間隙發表講話,人大設定2025年增加1,200萬多個城鎮就業機會的目標。

中國經濟在去年年底創下六季以來的最快成長速度後,在2025年初強勁成長,但是當前就業問題依然不容樂觀。

就業市場慘淡,刺激消費將更加困難

今年頭2個月經濟表現強勁,可能促使中國央行推遲實施貨幣寬鬆政策,尚未調降指標利率或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重型設備需求出現復甦跡象,進一步證明政府前期發行創紀錄的公債,融資基礎設施項目,發揮正面效果。中國3月份挖土機銷量年增29%,為2021年以來當月最快增幅;2月份,政府公債淨發行額飆增至1.5兆元(2,060億美元),幾乎是2024年同期的3倍。

但是好景不常,在4月2日的解放日,川普宣布對全球徵收高額對等關稅,7天之後川普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唯獨對中國課徵145%的關稅,重創中國出口業。

在就業前景慘澹的情況下,刺激消費將變得更加困難。為抵消美國全面加徵關稅的衝擊,北京需要擴大國內需求,來彌補失去美國市場的巨大損失,去年美國進口5,250億美元中國商品。

彭博經濟研究所估計,中國對美出口中斷,將導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損失高達3%。高盛是下調中國GDP成長預測的全球銀行之一,目前預測2025年中國經濟成長4%,低於先前預期的增長4.5%。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