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近日土耳其羅科特桑(Roketsan)公司宣佈與一家印尼公司簽署協議,建立導彈和智能彈藥的聯合生產設施。這項協議被認為將極大增強印尼的國防工業能力。
根據《陶慕劍觀察》今(24)日的報導,羅科特桑公司總經理辛奇在安塔利亞論壇上宣佈,該公司與印度尼西亞一家公司簽署了協議,將在印尼建立反艦導彈、巡航導彈和智能彈藥的聯合生產設施。
辛奇宣稱,該協議將極大增強印度尼西亞的軍事能力,其中包括一項重大的技術轉讓,核心內容就是「雀鷹」ATMACA 反艦導彈。該導彈是土耳其為取代美國「捕鯨叉」而自行開發的亞音速反艦導彈,最大射程 250 公里,2017 年進行首次陸基試射,2020 年進行首次海上試射,目前處於開發的最後階段。
「雀鷹」反艦導彈目前剛開始批量生產,尚未在土耳其海軍正式部署,但已經發展出多個衍生型號。「雀鷹」除了岸基版和艦載版的傾斜發射型號外,還研發了艦載垂直發射型號,並且在 2023 年推出了「雀鷹」衍生而來的「卡基爾」巡航導彈,2024 年 3 月又進行了「雀鷹」潛射版的潛艇實彈發射測試,顯示強烈的發展雄心。
以艦載版的「雀鷹」為例,該導彈氣動佈局和結構類似「捕鯨叉」導彈,全長 4.3 至 5.2 米,直徑 0.35 米,重量 750 千克,戰鬥部重量 220 千克,採用半穿甲高爆彈頭。導彈發動機選用法國賽峰公司的 Microturbo TRI-40 小型渦噴發動機(後期計劃採用土耳其國產 KTJ-3200 渦噴發動機),最大速度 0.85 馬赫,最大射程 250 公里。
制導方式在中段採用慣性/GPS 復合制導,末端採用主動雷達制導,並採用數據鏈技術,可實現 3D 任務規劃、更新目標、重新攻擊和終止任務的能力,末端具有超低空掠海攻擊能力。
艦載版「雀鷹」戰鬥部重量 220 千克,採用半穿甲高爆彈頭。 圖:翻攝自陶慕劍觀察
巴基斯坦媒體《防務座談》聲稱,「雀鷹」ATMACA 反艦導彈雖然外形、射程、威力與美國「捕鯨叉」相似,但是採用了更先進的制導系統,因此性能可與俄羅斯的 3M-54「口徑」導彈、中國的鷹擊-83 導彈相媲美。「雀鷹」導彈將集成到印尼即將推出的新型護衛艦。
《防務座談》分析說,雖然中國的鷹擊-12 射程超過 300 公里,且性能更先進,但超音速性能降低了隱身特性。而美國「捕鯨叉」導彈雖然被廣泛使用,但與「雀鷹」相比,系統已經較為陳舊,制導技術已經不太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