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中心/潘柏廷、李美妍報導
為了面對美國宣布對等關稅以及國際經貿情勢的變化,行政院院會今(2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金額達到4100億元,關於國土韌性安全編列預算1500億;經濟韌性從原先880億增加至930億;社會支持面1670億,包含撥補健保200億、撥補勞保基金100億、挹注台電財政健全1000億、弱勢族群關懷170億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育200億。
卓榮泰表示,美國對等關稅從台灣時間4月3日凌晨宣布,行政院在4月4日提出9大面向20項措施產業支持方案;過去20天當中,儘管美國暫停課徵對等關稅90天,但實際上對我國相當多的產業開始課徵10%基本關稅,而且談判的過程、內容與結果還在等待,因此總統賴清德與行政團隊在20天內,進行超過10場以上產業座談會,了解第一線產業界各種衝擊、心聲以及要求,包括經濟部、財政部、農業部、勞動部都根據座談會當中,各方產業提出的意見陸續調整產業支持方案。
話鋒一轉,卓榮泰指出,會影響台灣未來不僅僅只有美國對等關稅貿易政策改變,還有全球貿易秩序會重整,而且會影響整體國際局勢。在台灣而言,複雜的地緣政治急速變化,因此政府必須做全面準備,先前就曾說過:「雨天不僅不會收傘,還會加大安全傘,同時還會為國家撐起社會經濟安全的更大一把傘」。
因此,卓榮泰說到,行政院以4大主軸「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韌性」為原則,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在稍早行政院院會通過,行政院會送請立法院加速審議,在審議後要按照通過的特別條例以及內容,由各負責單位、部會進行詳實特別預算規劃與設計,再請立法院審議通過。
卓榮泰解釋,這次特別條例內容包含重要項目:提供企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協助企業開拓多元市場、支持勞工安定就業、強化農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協助開拓市場、強化高教人才培訓、挹注台電、全民健保及勞保基金、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及提供關懷服務、強化國土防衛能量及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等10項重點。
卓榮泰也說明,前面5項是支持產業跟安定就業2大主軸,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原來的方案,在原本規劃的880億金額外,經過與個產業界說明座談,增加協助企業升級轉型設備汰舊換新的50億,這部分會增加到930億。
先前提到的「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挹注台電、健保基金及勞保基金」及「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及提供關懷服務」,卓榮泰則說明,是屬於照顧民生的部分,國家需要高等教育人才,因為產業需要升級、轉型的同時,也要有足夠相對應的人才。
另外,在美國關稅衝擊下,原物料價格勢必會再出現不穩定的狀況,卓榮泰也提到,在產業傾聽之旅中不斷聽到業者擔心受到電價浮動影響,加上關稅上漲,雙重的衝擊會很大;為此,在特別條例中再提出挹注台電公司的健全台電財務結構所需的1000億,也會以撙節能源價格的方式穩定民生物價,減輕民眾負擔,也舒緩國際物價波動對民生產業經濟造成的可能影響。「撥補健保、勞保部分,則是要減輕民眾壓力,也讓政策持續順利通動」。
針對國際經濟貿易情勢出現變化,社會經濟也會出現波動,卓榮泰認為,最弱勢的族群一定會感受到很大的影響與衝擊,因此特別條例中針對獨居老人以及最弱勢的族群、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都延續過去更寬鬆加碼的方式照顧,提供更多的關懷服務,讓最需要幫助的國人能得到實質面幫助。
卓榮泰進一步說到,第三部分在強化韌性的主軸中,過去一年大家都看到地緣政治的關係,台灣的海空遭遇非常多的侵擾,持續遭受到灰色挑戰,包括國土防衛及海巡設施都需要改善強化提升。「另外,資安就是國安;根據數發部去(2024)年統計,台灣每秒鐘會受到1.5萬次的網路攻擊,是其他國家的4倍,原因也在於台灣身處地緣政治的最前線,為此必須要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強化運作效率與備援韌性」。
針對特別條例以及特別預算所需的財源,卓榮泰也表示依照「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第6條,會全數以前歲計剩餘支應;而實施的期間根據條例第9條,會從今(2025)年3月12日至2027年12月31日,由於美國在3月12日對全球鋼鋁材與製品,加收25%關稅,影響許多鋼鋁延伸產品,於是要追溯至那天,彌補時間上的落差。
卓榮泰也詳細說明,本次條例總合金額達到上限4100億元,關於國土韌性安全編列預算1500億;經濟韌性從原先880億增加至930億;社會支持面1670億,包含撥補健保200億、撥補勞保基金100億、挹注台電財政健全1000億、弱勢族群關懷170億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育2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