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靖媗/台北報導〕罷免民進黨立委李坤城的領銜人宋建樑公然配戴納粹符號臂章、手比納粹敬禮手勢,引起爭議,以色列、德國駐台機構譴責。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今(23)日在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致詞說,他們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在台灣推廣有關大屠殺的歷史與教育,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人仍然不了解大屠殺的重要教訓。
台灣民主基金會今天下午舉辦「2025年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統賴清德、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何峰(Andreas Hofem)、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出席。
賴清德致詞說,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有訂定反屠殺的法令,每年也都會舉行紀念活動,除了悼念受害者、傳承歷史記憶,更重要的是,要強調反對仇恨和歧視的決心。
賴清德指出,台南車路墘教會23年前成立了「台灣Holocaust和平紀念館」,是全台灣首座猶太人紀念館,也是亞洲第2座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成立的使命就是呼籲人們「忘記仇恨、彼此相愛;杜絕戰爭、崇尚和平」,館中許多物件都是來自猶太人,不僅串起台灣和以色列的連結,也讓台灣人民能夠了解猶太人的境遇,共同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
賴清德回憶,他擔任台南市長時,曾參與車路墘教會的展覽活動,也受到以色列政府邀請,前往以色列參與全球市長會議、參觀大屠殺紀念館,他一直記得當時內心的震撼,也更加關注這個議題。
賴清德說,人權與和平是台灣和友盟國家的共享價值,也是台灣與世界的重要連結,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台灣會和民主夥伴國家,繼續深化合作,維護區域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台灣也將持續做出更多貢獻,跟國際社會共同捍衛民主、自由和人權。
賴清德說,今年的紀念活動,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警示,提醒我們仇恨、偏見、極端主義對全體人類的威脅,而良知、正義、民主及人權,是抵禦暴行與專制的重要力量;我們不只不遺忘歷史,更應該不分彼此、團結合作,共創美好幸福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確保下一代能夠生活在更加公正、和平的世界。
民主基金會董事長、立法院長韓國瑜致詞說,台灣作為文明社會,政治可以對立、立場可以不同,但是對人權、歷史都應該展現基本尊重,領導者與每位公民都有責任必須傾聽、了解倖存者與受害者的心聲,並採取行動,避免危害人類人性的可怕罪行再次發生。
韓國瑜說,民主及人權是民主基金會的核心價值理念,也是民主國家共同的語言,更是全球民主同盟共同堅守的普世價值;透過今日的紀念活動,希望讓台灣民眾更深刻了解這段歷史,同時學習以色列與德國如何面對歷史悲劇,再次共同攜手努力,避免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說,過去幾年,他們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在台灣推廣有關大屠殺的歷史與教育,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人仍然不了解大屠殺的重要教訓,以及當今反猶太主義(歧視猶太人)的崛起,大屠殺被視為一場歐洲的悲劇,與亞洲的經歷似乎無關。
游瑪雅指出,猶太人擁有一支捍衛猶太人民的軍隊、一個不屈不撓的社會,和台灣等始終與他們並肩而立的全球盟友,他們將不再陷於無助之中,絕不允許歷史重演。
游瑪雅說,台灣同樣深諳抗暴之痛、尊嚴之爭,大屠殺的警示鐘聲穿透時空,對台灣人民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它們教導我們沉默的危險,仇恨的後果,以及防患未然的必要性。
游瑪雅說,以色列今年擔任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主席,呼籲全球夥伴承諾進行教育、承諾對抗仇恨,確保大屠殺的記憶不僅僅作為歷史,更作為一個警示和道德責任,建立橋樑而非高牆、促進理解而非分裂,創造一個永遠不會再發生這種暴行的未來,期待台灣政府、議會、各個組織和大學積極參與這項普世承諾,並採納IHRA的反猶太主義定義。
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何峰致詞說,紀念活動的核心價值不僅是保存記憶,更重要的是重申「永不重蹈覆轍」的保證;呼籲大眾保護真相遠離否認、維護尊嚴避免仇恨、保存記憶遠離遺忘與抹除,這不僅是出於愧疚感,更是出於責任心,確保過去的歷史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