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蔣萬安昨晚在北檢抗議現場拋出「倒閣說」,立即捲起台北政壇千堆雪。
這一憲政層次的提議不僅牽涉立法院的運作,更將國民黨內部的權力結構與罷免案的壓力,以及未來藍白合作空間推向風口浪尖。作為首都市長,蔣萬安此舉究竟是出於何種考量?是為了對抗執政的民進黨政府,還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罷免風暴中保全自身政治資本?倒閣說瞬間搶了朱立倫帶隊到北檢抗議的風頭,比國民黨雙北黨部被搜索更具有話題性。
倒閣議題的突然引爆
蔣萬安在台北地檢署前聲援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時,公開提出「倒閣」主張。他表示,與其讓執政者以不公不義的手段危害台灣,不如由立法院推動倒閣案,透過立委改選對總統賴清德進行不信任投票。這一言論迅速引發各界關注,特別是在當前國民黨面臨罷免危機的敏感時刻。
倒閣案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長的不信任案後,總統可在十日內諮詢立法院長後宣告解散立法院,而行政院長則需辭職或同時呈請解散立法院。然而,是否解散國會的決定權在總統賴清德手中,這使得倒閣案的實際效果充滿不確定性。
蔣萬安的角色轉換:從暖男到強硬派
過去,蔣萬安以「暖男」形象示人,政治立場相對溫和。然而,近期他的言行顯示出明顯轉變。從力挺北一女教師區桂芝、舌戰民進黨市議員簡舒培,到反嗆民進黨「才是共產黨走狗」,蔣萬安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此外,他與北北基桃四位首長聯合提出舉辦美國商品採購會,巧妙回應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的嘲諷,顯示其政治語言的犀利與應對能力。
這種形象轉換與倒閣議題的提出並非偶然。有政界人士認為,蔣萬安此舉可能是在為未來的政治布局鋪路,特別是在國民黨內部權力結構與罷免案的雙重壓力下,他需要展現更強的領導力與決斷力。
罷免案的陰影:台北市成重災區
當前,國民黨正面臨「大罷免」危機。據統計,藍營有35名立委進入第一階段罷免連署,進入第二階段的數量尚未明朗。然而,台北市作為蔣萬安的管轄區,卻成為罷免案的重災區。台北市的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王鴻薇、羅智強均被高度鎖定,而民進黨的吳沛憶與吳思瑤也在親藍團體的罷免名單中。若藍營立委在台北市被成功罷免,而綠營立委安然無恙、甚至連二階都不了,蔣萬安作為台北市長的政治責任將無可避免。
趙少康在今天的一場記者會上直言,藍營罷免綠營立委的成功率有限,預估僅4至5人能通過二階段連署,而藍營立委被罷免的風險卻高達20人以上。在這種「防守困難、進攻不易」的情況下,蔣萬安提出倒閣案,或許是試圖以進攻代替防守,轉移罷免案的焦點。
倒閣背後的盤算:豪賭還是自保?
蔣萬安提出倒閣的動機引發諸多揣測。有政界人士認為,罷免案的推進對國民黨構成巨大威脅,特別是在台北市。若藍營立委被成功罷免,蔣萬安作為市長將面臨政治責任的質疑。提出倒閣案或許是幕僚團隊的策略,試圖將焦點從被動的罷免防禦轉向主動的憲政攻勢,從而分散輿論壓力。
其次,作為國民黨內的明日之星,蔣萬安需要在黨內展現領導力。倒閣案的提出可能是蔣萬安在向黨主席朱立倫與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表達立場,同時爭取基層支持。然而,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質疑蔣萬安是否與朱立倫、傅崐萁討論過,顯示此舉可能並未獲得黨內充分共識。
再來,賴清德上台以來,民進黨政府在多項議題上與在野黨交鋒激烈。行政院長卓榮泰曾以「點菜說」暗喻倒閣,甚至公開嗆聲「藍白敢不敢」,顯示執政黨對倒閣案的強硬態度。蔣萬安此時提出倒閣,或許是試圖以憲政手段對賴清德政府施壓,測試其底線。
此外,蔣萬安被視為2028年總統大選的潛在人選。提出倒閣案不僅能提升其在藍營支持者中的聲望,還可能為未來的選舉累積政治資本。然而,這一策略也伴隨高風險,若倒閣案失敗或引發黨內分裂,蔣萬安的政治前途可能受挫。
黨內反彈與質疑
其實,蔣萬安的倒閣提議並未獲得黨內一致支持。前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就在臉書發文,直指蔣萬安的倒閣主張「沒腦筋」。他提出三點質疑:首先是成本效益不划算,由於倒閣成功僅換掉行政院長卓榮泰,但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立委需全面改選,等於「一桶雞腿換一塊雞屁股」。
其次還有空窗期風險,因為倒閣後立法院將空窗60天,賴清德可能趁機推動爭議政策,在野黨將無力制衡。再來還有席次風險,柯文哲案導致民眾黨被檢調打得元氣大傷,現在全面改選可能導致民眾黨席次減半,國民黨也難保現有席次,恐讓民進黨成為國會多數。
蔡正元的批評反映了黨內對倒閣案的疑慮。趙少康也坦言,倒閣雖具戰略性思維,但實際操作困難,不分區立委與未被罷免的立委可能反對,難以形成共識。
民進黨的回應:不隨之起舞
民進黨對蔣萬安的倒閣提議採取冷處理態度。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蔣萬安以市長身分提出倒閣「無比奇怪」,並強調倒閣是憲政行為,不應淪為國民黨救罷免的政治工具。她進一步指出,民進黨不會針對「急就章」的倒閣論進行討論,也不會「隨機起舞」。吳思瑤認為,當前應聚焦公民發起的罷免案,而非以倒閣阻撓憲法救濟行為。
蔣萬安的政治豪賭
從憲法層面看,如果藍營提倒閣案,在民進黨不跟進的情況下,倒閣案想要成功,勢必需要民眾黨的支持,但白營顯然跟進意願不高。
此外,即使倒閣成功,是否解散國會的決定權在賴清德手中。若賴清德選擇僅更換閣揆而非解散國會,國民黨的努力可能付諸東流。
趙少康指出,與其寄望倒閣,國民黨更應動員支持者反對罷免投票,這才是更務實的策略。然而,蔣萬安的倒閣提議已將國民黨推向輿論焦點,無論結果如何,都將對其個人政治生涯產生深遠影響。
蔣萬安拋出倒閣案,既是一場政治豪賭,也是一次自保策略的嘗試。在罷免案的壓力下,他試圖以憲政手段轉守為攻,同時鞏固自身在黨內的地位。然而,這一提議不僅面臨黨內質疑與民進黨的冷處理,還可能因操作難度過高而無疾而終。有政界資深人士說,如果蔣萬安想要更上一層樓,還是要多磨練,「他真的太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