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在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台後,計畫本周宣布裁員超過20%,以精簡管理、重建工程文化,並扭轉連年虧損的頹勢。這是繼去年裁員1.5萬人後的進一步重組,反映出英特爾在AI時代被輝達超車、營收大幅下滑後,急須改變體質。陳立武表示,改革不會立刻見效,但相信英特爾有機會重新站穩腳步。
彭博新聞報導,匿名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Intel )預計本周宣布裁員超過20%的計畫,此為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台以來首次大規模重組的一部分,目的是簡化管理層、削減內部官僚體系,來重拾效率並重塑以工程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這次裁員延續去年8月裁減約1.5萬名員工的行動。到2024年底,英特爾員工人數已降至10萬8900人,較前1年減少1萬5900人。
過去幾年,英特爾在技術上逐漸落後於對手,尤其是在人工智慧(AI)運算領域被輝達(NVIDIA)遠遠拋開,導致連續3年營收下滑並陷入虧損。英特爾過去在個人電腦和資料中心處理器的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錯失了晶片業幾十年來最賺錢的新領域,對AI浪潮反應遲緩,結果讓原本定位較小的輝達崛起,輝達如今已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營收甚至超過英特爾。
65歲的陳立武接手這家位於加州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的科技巨頭後,正試圖扭轉公司連年下滑的頹勢,他曾承諾將剝離與核心業務無關的資產,並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產品。英特爾上周已同意將其可編程晶片部門Altera的51%股份出售給銀湖資本(Silver Lake Management),以朝目標邁進。
英特爾將於24日公布第1季財報,屆時陳立武可能會進一步闡述他的策略。陳立武曾在「Intel Vision」大會上表示,英特爾必須補回流失的工程人才、改善財務狀況,還要讓製造流程更貼近潛在的客戶需求。根據華爾街預估,雖然英特爾最嚴重的營收下滑已過,但分析師認為英特爾短期內仍無法重返過去的銷售高峰。
陳立武在前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去年遭撤換後上任。季辛格曾試圖推動1項昂貴的重振計畫,包括大幅擴建晶圓廠,將英特爾轉型為代工晶片製造商。不過,英特爾現在已延後多項擴產計畫,包括曾被寄予厚望、預計成為全球最大晶圓生產中心的俄亥俄州新廠。英特爾原先也是2022年《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資金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在川普上台後,這項計畫目前處於不確定狀態。
報導還提到,與台積電(TSMC)的製造合作夥伴關係如今看來也不太可能實現。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上周表示,公司仍將專注於自身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