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外交部爭取賴總統出席教宗喪禮未果 清大學者示警不能輕忽

CTWANT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 薛孟杰
外交部爭取賴總統出席教宗喪禮未果 清大學者示警不能輕忽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逝世,賴總統日前到天主教台北總主教公署,在方濟各靈前追思。(圖/黃耀徵攝)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喪禮將在梵蒂岡時間26日上午10時舉行,外交部原強調會全力爭取由賴清德總統親自率團出席,但昨天卻改口,賴總統已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前往,引發外界討論。

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受訪時指出,到目前為止,教廷設在台北的大使館都還是寫『教廷駐中國大使館』,教廷與台灣政府、台灣人民的關係其實仍「比較間接」。不過,教廷是中華民國在歐盟的唯一邦交國,對我外交地位至為重要,但教宗最關切議題的向來是天主教教友權益、而非政治,教廷近年也為此,一直盼望能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

何志勇說,在此之下,若僅從『台』梵邦誼角度解讀賴總統能否出席教宗葬禮,其實是對教廷與中華民國邦交本質的不了解。他說明,包括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曾出席過前任教宗的喪禮,座位都很前面,也因此有機會與他國領袖晤談,但卻少有國人注意前總統的座位名牌卻都標示「中國CHINA」,而非「台灣」。何志勇因此認為,當民進黨政府從2016年重返執政後,逐步將中華民國「做小了」,現在結果如此,也只能用「求仁得仁」加以形容。

何志勇說明,教廷駐中華民國大使館的官方英譯為Apostolic Nunciature to China,即「教廷駐中國大使館」。至於「中國」在拉丁文中的形容詞為 Sinica,對照我國中央研究院的拉丁譯名Academia Sinica(中國研究院)中,可見其用法是一致的。

他說,中共自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因採自行任命主教的政策,與教廷堅持天主教神職人員都應由教宗任命的普世原則牴觸,以致教廷遲未與中共建交,但考量中國大陸境內有超過千萬名的天主教徒,近年來雙方持續進行交涉,不時傳出教廷願意在主教任命權上妥協。

但僅管如此,教廷至今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中國」的合法代表,回顧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逝世,在梵蒂岡喪禮上,元首區座位是依照各國義大利文字首順序來作安排。當時代表我國出席的時任總統陳水扁,因此被安排坐在第一排以「C」開頭的中華民國(Repubblica di Cina)元首座位,介於巴西(B開頭)與喀麥隆(C開頭)之間,陳前總統當時也因此登上了許多國際媒體的版面,被不少國內媒體形容是「重大外交突破」。

何志勇分析,如果這次賴總統能親自出席教宗方濟各的葬禮,想必教廷也將循往年慣例辦理,安排中華民國總統坐在第一排,民進黨政府勢必也將宣稱是「重大外交突破」。其實,2023年賴清德擔任副總統期間,代表蔡英文出訪友邦宏都拉斯,出席新任總統卡蕬楚就職典禮,就曾因為「中國(中華民國)」字母C的排序,坐在第一排,並因此能與當時以VIP身分受邀出席就職典禮的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有所「互動」,隨後民進黨就曾以此事在國內大肆宣傳。

何志勇說,後來宏國雖與我斷交,但賴總統應該也瞭解,教廷至今對我國的外交承認,以及他能在友邦主辦的外交活動場合,享有坐在第一排的「殊榮」,其實都是因為「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

但可惜的是,從民進黨重返執政以來,執意讓台灣的路越走越窄。如今芳濟各教宗逝世,舉世注目,中華民國總統理應親自出席教宗喪禮,此舉重要性非在彰顯我國國際能見度,而是要彰顯中華民國在華人世界堅持宗教自由的道德高度,才能拉出與對岸有明顯區隔,這也是教廷至今願意和中華民國維持邦交的根本。

為此,他提醒政府,2013年時任總統馬英九訪問教廷時,也曾與十多個國家元首互動,包含當時的美國代表、時任副總統拜登、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等。但是對照台灣自川普關稅政策推出以來,跟美方的關係時遭外界質疑「斷線」。當外界原本認為總統若能出席教宗喪禮,在以中華民國元首目前能夠出席的活動機會,相當珍貴,因此「主觀上」必須積極爭取,如今卻是「客觀上」不能去,不僅可惜更暗藏「可能不太妙」的警訊,再次凸顯教廷與中華民國之間邦交可能有危險,政府絕不應掉以輕心。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