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的投資浪潮開始冷卻了嗎?
繼微軟縮減海外及美國部份資料中心租約後,現在也傳出亞馬遜暫停了多項資料中心租約談判,兩家雲端巨頭相繼傳出減少在資料中心的投入,也引發外界的猜想。
根據富國銀行(Wells Fargo)分析師的說法,亞馬遜已經延遲了部分新的資料中心租約,這似乎顯示出經濟方面的擔憂可能正在影響科技公司的支出計畫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週前,微軟的一位高層也表示,該公司正在放緩資料中心的投資腳步。
富國銀行的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 ,「上週末,我們從多個產業消息來源得知,AWS已經暫停了一部分在主機代管方面的租賃討論(特別是海外計畫)。」 並補充,「這種情況與我們最近從微軟聽到的類似。」兩家公司都在縮減一些新計畫,但沒有取消已簽署的合約。
根據富國銀行的估算,亞馬遜在北美有超過 9 百萬瓩的電力容量用於資料中心,包括簽約但還沒正式交付的部份,其中70%為自建。另有約2.5百萬瓩是向第三方承租的容量。
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執行長安迪.賈西(Andy Jassy)前陣子才在致股東信中,重申投資AI的必要性,強調生成式AI將重塑他們所知的一切,實現過往只存在於想像中的體驗,為了在AI領域保持競爭力,亞馬遜必須大舉投入。今年2月,亞馬遜宣佈將資本支出提高到1,000億美元,且絕大部分都會用於AI技術 。
對於縮減租約談判的消息,AWS全球資料中心副總裁凱文·米勒(Kevin Miller)在LinkedIn上發文表示, 「這屬於常規的容量管理範疇,我們近期的擴展計畫並未有任何根本性的改變。」
米勒也說, 「最重要的是,我們持續觀察到客戶對於在 AWS 上運行的生成式 AI 和基礎工作負載,都存在強勁的需求。我們擁有近二十年的經驗,能夠依據客戶的需求,在他們需要的時間與地點,提供資料中心容量。」
CSP業者變保守!租約冷卻恐持續至2026
TD Cowen分析師今年3月曾表示,微軟在過去6個月中放棄了美國及歐洲上百萬瓩的交易,以及至少5塊用於增加資料中心容量的土地,原因主要是因為資料中心算力供過於求。當時外界目光主要在微軟與OpenAI合作關係的變化上,由於OpenAI增加與軟銀的合作,對微軟內部算力的需求也放緩。
但如今繼微軟之後,亞馬遜也傳出縮減資料中心租約,難免引發外界猜想與分析。《路透社》認為,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科技巨頭開始重新考慮如何運用分配給資料中心、輝達GPU的數十億美元資金。
富國銀行也表示,除微軟、亞馬遜之外的其他雲端業者,包括Meta、Google和甲骨文對資料中心和輝達GPU的需求依然熱烈。蘋果也公開表示過正在加速資料中心開發。
亞馬遜在川普關稅戰下受到嚴重衝擊,平台上超過70%商品都來自中國,邁入2025年迄今其股價也下跌多達24%。儘管如此,賈西在本月稍早接受《CNBC》採訪時仍強調,公司不會削減資料中心建設的支出。
外媒《Gizmodo》則提到,經濟學家擔心貿易戰及潛在的經濟衰退可能會影響AI發展,假如亞馬遜縮減對資料中心的投資,可能會連帶衝擊輝達的GPU銷售狀況。尤其輝達是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封鎖的主要受影響者之一。美國近日計畫限制H20晶片出口,就讓輝達宣佈認列55億美元成本。
富國銀行強調,目前還難以看出亞馬遜對資料中心租約的調整是否會演變為更大的風險,但他們觀察到雲端業者確實在新租約上變得更為保守,並預計狀況可能會持續到2026年底。
延伸閱讀:小北百貨挑戰500店!平均單店營收不輸寶雅,但「爸媽的半夜救星」有2大罩門?
本文初稿由AI撰寫,編輯:陳建鈞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關稅股災重創近8成上班族!平均虧損逾23萬,2成人不等回漲,兼職為自己加薪
小北百貨挑戰500店!平均單店營收不輸寶雅,但「爸媽的半夜救星」有2大罩門?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