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范斯21日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後,雙方表示於貿易協議談判上取得重大進展,此時正值印度加緊腳步,希望能避免美國日後對印度加徵高額關稅。范斯此次訪問印度,也被視為替川普今年稍晚訪印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奠定基礎。
路透社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21日上午抵達印度,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辦公室在2人會談後發布的聲明指出,雙方對「互惠互利」(mutually beneficial)的貿易協議談判上取得重大進展(significant progress)表示歡迎。
聲明中指出,雙方提到美國與印度將持續在能源、國防與戰略科技等領域加強合作,並討論了地區與全球議題,呼籲以對話與外交作為解決之道,這是印度一貫在國際衝突中所採的立場,但聲明中並未點名具體國家。新德里過去在談及烏克蘭戰爭時也曾使用過類似措辭。聲明補充說,「莫迪向川普轉達誠摯問候,並表示期待他在今年稍晚訪問印度。」
川普政府發布的聲明指出,兩國已就未來進一步的貿易談判達成一項路線圖。范斯辦公室則表示,這次會談提供「雙方談判一項全新且現代化貿易協議的契機,旨在促進就業機會並提升人民福祉」。
美國有意推進 川普與莫迪2月的貿易協議
不過,印度高層官員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范斯此次造訪印度,代表美國有意繼續推進川普與莫迪在2月會晤時所提出的雙邊貿易協議。
雙方辦公室表示,莫迪與范斯此次會談也回顧了2月莫迪訪美與川普會晤時,所列出的各項雙邊合作進展,其中包括確保雙邊貿易公平以及深化國防夥伴關係。紐約時報報導,在2月這場會晤中,莫迪與川普共同規畫了一項貿易協議,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5000億美元。
此外,該協議草案也包含美國將向印度出售並共同生產更多防衛設備,以協防印度邊境。作為交換,印度將購買更多美國原油和液化天然氣,並加強打擊非法移民行動;而美國則會持續支持印太地區的安全維持工作。
川普訪印前哨戰 范斯先行鋪路
范斯此次訪問印度,也被視為替川普今年稍晚訪問印度,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奠定基礎,四方安全對話包括印度、澳洲、日本和美國。
印度外交部與新德里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ORF)負責外交政策的潘特(Harsh Pant)表示,在貿易談判的背景下,范斯的訪問時機至關重要。「美中緊張局勢升溫,加上范斯近來在美國外交上扮演極高調角色,這些都讓這趟訪問更具戰略意義。」
在美中對抗中求平衡 印度左右為難
然而,經濟學人報導,美中貿易戰影響全球局勢,就在范斯抵達印度同一天,中國商務部警告全球不要對美國的行動「姑息遷就」,並補充,「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否則「必將遭到堅決對等反制」。
其實印度在對中態度上,與美國有不少共同的憂慮。印度軍方與情報官員擔心中國可能再次在喜馬拉雅邊境發動入侵,憂慮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在印度洋的軍事行動,以及中國科技滲透印度基礎建設的風險。另一方面,印度也憂心與中國的貿易逆差,自從邊境衝突後,逆差持續擴大,在2024至2025年達到990億美元。
印度產品零件、原料高度依賴中國
而印度在一邊與美國談貿易協議,一邊又被美國要求要與中國經濟脫鉤時,遇到了難題,因為印度出口美國等國家的產品,有許多都仰賴中國零件,包括印度製藥業的7成前驅物化學品(precursor chemicals)和手機業的零件都仰賴中國。
印度原本希望吸引中國企業來印度設廠,進而把技術轉移給印度本地合作夥伴,以此降低對中依賴,但現在印度似乎正在踩剎車,暫緩這項吸引中資製造業落地的計畫,原因之一可能是為了向川普表明,印度不會淪為中國製造的替代基地。
印度工商部部長戈雅(Piyush Goyal)4月7日表示,印度在挑選投資者時「必須對我們的戰略利益保持謹慎」。他並補充,印度不會在現階段批准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斥資10億美元、在印度設立合資企業的申請案。「我們需要確信,他們願意遵守規則行事。」
但向美國靠攏也並非沒有風險。印度的農業市場是該國的重要就業來源,若川普堅持要求印度開放農業市場,以及由印度富豪掌控的電商市場,這項貿易協議在國內勢必會面臨強烈反對。
任何進一步限制中國參與印度經濟的協議,都可能讓印度製造變得更困難,甚至引來中國報復。對印度來說,面對龐大的東方鄰國,中印關係從來都不簡單,而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更是讓這局勢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