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近午抵達新千歲機場,一入境就被要求檢查背包,凝結空氣的嚴肅感,在看見古林的鑰匙圈後煙消雲散。「你來看古林?我那天也會去喔!」日本海關滿面笑容,藏不住對這位台灣洋將的期待。
步入富麗堂皇的ES CON球場,印象最深的並非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最大玻璃牆,而是在走廊上無數位夾克胸前寫著「VOLUNTEER(志工)」的爺爺、奶奶。有人高舉我來幫你的牌子,有人幫忙宣傳活動。他們都是北海道在地鐵粉,無償奉獻,頂多領個交通費,且勤務結束就要離場,動力都來自於對火腿隊的愛。
登錄人數多達400位
日本火腿公司董事三谷仁志透露,志工制度從2006-07年實行,今年登錄人數有400位左右,每場會動用50-60人,「每場3萬名觀眾,問題五花八門,志工對這座球場的了解,甚至比我們還要多。」《北海道新聞》記者更透露,有遇過辭掉工作跑到沖繩春訓當志工的球迷,死忠程度不難想像。
俗稱「道民」的北海道人,並非一開始就如此死忠。當火腿隊在2003年將主場從東京遷至北海道,看棒球的人不像現在這麼多。來自惠庭市的60多歲志工K桑回憶,沒人知道火腿隊,球團到北海道第1年為融入市民,稻葉篤紀等多位球星休季會在車站舉辦大型簽名會。
志工爺爺帶兒孫入坑
不只是K桑成為死忠火腿球迷,原本不懂棒球規則的3位女兒也受影響,經常造訪距離家中車程約15分鐘的球場。在中職鮮少有球團經營的志工制度,於火腿隊扮演傳承故事的推手,為遊客帶來最親切的服務,志工爺爺更會帶兒孫入坑,值得觀眾數漸增的中職各球團學習。(特派記者龔乃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