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提早來到,今年端午除了有連假3天,更3天的連假,除了把握出遊、相聚的時刻,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以及哪些禁忌?
2025年端午節,是哪一天?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而2025年端午節落在國曆5月31日(星期六)。這次端午節連假是星期六,將於前一日,也就是5月30日星期五實施補假一天,因此從5月30日至6月1日 ,將有為期三天的端午連假。
2025端午節習俗活動 ,有哪些?
由於天氣一炎熱,不但病毒肆略,尤其到了農曆5月更是正值炎夏、氣候變化多端,是非常容易產生疾病。因此,在端午傳統上,端午節特色習俗通常多與驅除瘟疫以及避邪有關。
2025端午節習俗1:吃粽子
粽子,是一種祭祀用的供品。依據做法、地區口味不同,可分為「南部粽」(水煮)與「北部粽」(蒸煮)。南部粽主要是以生米為原料,直接包入粽葉後,再放入水中煮至熟透;至於北部粽,則會先將生米蒸熟,再包入粽葉後蒸透。
很多人喜歡客家粽,則是先將糯米磨成漿、成糯米糰,再包入餡料,之後放入粽葉中蒸熟,稱作「粿粽」(或是稱粄粽)。
另外,沾糖、沾蜂蜜或包豆餡吃的「鹼粽」,或是長條狀的湖州粽也不能少。隨著時代演進,越來越多兼具過節與健康的粽子因應而生,包括水果粽、冰粽等也相當受到小孩與媽媽的喜歡。
2025端午節習俗2:立蛋
相傳古人會在端午節那天的正午時分立蛋。時至今日,立蛋已經成為一種人們手扶雞蛋、嘗試鬆手讓蛋直立不倒的遊戲,通常會在端午節當日的「午時」(上午11點~下午1點)進行。
由於端午節中午是一年中陽氣最重的時候,可以讓平常不容易站起來的蛋,在這個時候輕易地立起來。至於成功把雞蛋立起來的人,未來一年也將會有長長的好運呢。
2025端午節習俗3:吃「午時菜」
包括粽子、茄子、豆子、桃子、李子5樣食材,並稱「5子」,吃這5樣東西就叫「食5子」。而用端午節的當令食材,如茄子、瓠瓜、長豆等做成的小菜,叫做「午時菜」。茄子、長豆象徵長壽,瓠瓜則是能夠清熱解毒。
透過「食當季」吃午時菜,在炎炎夏日中更可以好好維持健康的身體。
2025端午節習俗4:划龍舟
划龍舟,又為「賽龍舟」、「扒龍船」、「划龍船」、「鬥船」。
關於划龍舟的起源有兩種說法。有一說與屈原有關,因屈原投江自盡,百姓為拯救屈原,想出划龍舟在江中搜尋,敲鑼打鼓驅趕魚蝦,這便成為賽龍舟的起源。
而另有一說是,龍舟競渡的傳統早於屈原的故事。為向海龍王祈求雨水並遠離瘟疫,古人舉辦划龍舟儀式,如有參與者在競渡中遇溺或翻舟,則被視為對海龍王的獻祭。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如今划龍舟都成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一種儀式,因為龍在中華文化中被視為吉祥的象徵,龍舟競渡寓意著祈求平安與幸福。台灣每逢端午,許多縣市都會舉辦龍舟競賽,融合傳統文化、觀光及體育於一身,蔚為盛事。
2025端午節習俗5:繫五彩繩
端午節繫五彩繩(也稱「五色線」、「五色長命縷」)是廣泛流傳的民間習俗之一,具有避邪保平安、祈福納吉的意涵。五彩繩色彩鮮明,有驅邪鎮煞、保護兒童免受瘟疫與災害的作用。古時父母會在端午節當天早晨,將五彩繩繫於小孩的手腕、腳踝或脖子,稱為「長命縷」,寓意「長命百歲」。
2025端午節習俗6:躲五毒
農曆五月也是「毒月」,五月初五又稱「惡月惡日」。這時候包括「五毒」都特別活躍 ,包括蛇、蠍、蜈蚣、蟾蜍、蜘蛛都會頻繁出沒 ,因此在端午節老人和體弱者、年幼孩童、孕婦要「躲午」,中午時分避免外出,減少與不良氣息接觸。
2025端午節,有哪些避邪方法?
農曆5月天氣炎熱高溫,過去被人們稱作「惡月」或「百毒月」,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並預防疾病侵襲,也有不少在端午節祛除毒氣的習俗。
2025端午節避邪1:戴香包
掛香包來辟邪,主要是在布料中填入香料與中藥材縫起的香包,佩戴在身上,不只用來驅蚊防蟲,在民俗中也有避邪之意。
放入香包的材料,包含艾草、菖蒲、石榴花、蒜頭與龍船花。菖蒲葉片形狀細長,像是能驅除不祥的「寶劍」;艾草能招百福,讓人身體健康;石榴花、蒜頭與龍船花,也被認為有避邪、除瘴的作用。
孕婦及蠶豆症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香包中的成分,避免香料過度刺激,引起不良反應。
2025端午節避邪2:掛艾草、榕樹枝、香茅
在民間信仰裡,榕樹枝和艾草被視為驅邪、避鬼,以及淨身的法器。在端午節時,不妨將榕樹枝、艾草和香茅一起掛在門上的橫梁,稱之為「榕艾苦草」。這些避邪植物除了可以掛在門上,還可以佩戴在身上,或用來沐浴呢。
2025端午節避邪3:插艾草與菖蒲
正值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因為天氣炎熱,病菌增多,而且令人害怕的毒蛇、蜈蚣、蟾蜍、壁虎、蝎子、蜘蛛等也開始出沒。因此,記得掛上艾草和菖蒲於門口,利用兩者發出的香氣驅蟲殺菌。
2025端午節避邪4:汲「午時水」
午時水,又叫「端午水」或「純陽水」,就是端午節當天午時(上午11點~下午1點)之間,從住家水龍頭或井裡取得的水。由於午時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午時水可以會吸收旺盛的陽氣,除了化解煞氣,也能夠用來招財或製作錢母。
根據民俗專家謝沅瑾建議,取好的午時水中放入12枚銅板(需要同樣的面額),再將水煮開即完成。完成後的午時水可以放涼後、分裝小瓶,作為「錢水」,而該12枚銅板則可當作錢母。錢水和錢母都可以放在住家的財位,或隨身攜帶,會產生「以錢滾錢、以財帶財」的效果
2025端午節避邪5:雄黃酒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療皮膚病。習俗上多以雄黃和酒塗在幼兒的身上,認為可以驅邪解毒;而直接飲用則認為雄黃酒可以解除百毒,有益健康。由於孩子不能喝酒,父母便以雄黃酒在孩子額上畫一個「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2025端午節禁忌有哪些?
至於端午節禁忌不可不知 ! 命理專家就提醒8大禁忌,不妨要筆記起來!
端午節禁忌1:忌香包丟失
端午節配戴香包,希望藉此達到驅蟲、辟邪、保平安的作用。端午節當天香包絕對不能丟失,若是遺失了配戴的香包,恐怕一年內會招來不好的運勢。
端午節禁忌2:忌去陰氣重的地方
農曆五月初五日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所以好兄弟及陰邪的穢氣都躲藏在陰氣較重的地方,如果當天要出門,最好不要往陰氣較重的地方走,比如醫院、殯儀館、火葬場或是河邊等。尤其如運勢不好,身體狀況的時候,更容易受到影響。
端午節禁忌3:掛艾草要下午3點前完成
下午3點前掛艾草,不能超過下午3點,辟邪效果會打折。建議中午陽氣最旺時掛上最好。
端午節禁忌4:三類人要「躲午」
老人和體弱者、年幼孩童、孕婦要「躲午」,中午時分避免外出,減少與不良氣息接觸。
端午節禁忌5:忌行房
當日陽氣過盛,體力消耗快,如果行房縱慾過度,耗損身體,影響未來身體健康。
端午節禁忌6:肉粽不可整串
習俗「送肉粽」,就是「送煞」,所以送人肉粽要將線剪開成散裝,另外萬一收到成串肉粽,也要馬上拿剪刀將其線剪斷即可。
端午節禁忌7:忌游泳戲水
當天陽氣最旺,水裡的好兄弟都躲藏在磁場較陰的水域,到溪邊、河邊或海邊游泳、戲水,都容易被「抓交替」。
端午節禁忌8:不能說「端午節快樂」
由於端午節這天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屈原投汨羅江,伍子胥投錢塘江,是個悲壯犧牲的紀念日子。所以,「端午節」這天不能說「端午節快樂」,只能互道「安康」、「平安」。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端午吃粽別只在意熱量!營養師教「3招」不發胖:營養比例才是關鍵
.端午節這年紀的寶寶也能吃肉粽!寶寶吃粽掌握5重點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