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於南海爭議海域,基於主權聲索不斷咄咄進逼的軍事壓力之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21日簽署備忘錄,放寬自1987年開始實行、菲律賓與台灣進行官方經貿交流的限制,期能藉此強化雙方合作關係,進一步拓展外資進入當地的可能性。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21日簽署被稱為「備忘錄第82號通函」(Memorandum Circular No. 82)的文件,將原本於1987年,由時任菲國總統艾奎諾夫人(Corazon Aquino)所簽署的313號行政命令,全面禁止菲國官員前往台灣訪問、接待台灣官員,或是在未獲得外交部許可的情形下,進行任何與台灣有關活動的規定放寬。
報導指出,小馬可仕簽署的命令,將原本對菲國官員赴台的旅行限制縮小到僅適用於正副總統與外長、防長等4人,但要求有意訪台的官員必須遵守通報機制,並且使用個人護照;此外,該命令也允許菲國官員「基於經貿交流、投資等需求,接待來自台灣的代表團」。
對此,台灣遠景基金會(Prospect Foundation)副執行長宋承恩表示該備忘錄的簽署,「反映出馬尼拉當局基於經貿合作,為了使雙方關係更加緊密而做出了必要的調整」。
報導表示,馬尼拉與台北都正面臨來自中國、不斷升高的軍事威脅,其中,菲律賓與中國雙方船隻在南海爭議海域已多次發生時既衝突,且解放軍也在台灣周邊地帶屢屢發動大規模軍演,嚴重威脅印太區域的和平與穩定發展,因此即便在中國施壓、試圖使台灣遭到孤立的努力下,菲律賓仍然成為東南亞地區,少數公開展現與台灣強化合作意願的國家。
宋承恩也指出,「另一方面,菲律賓正在衡量與台灣之間的往來,是否仍需維持『非官方』的原則」,且「由於備忘錄82號通函僅是放寬原本的限制,使菲律賓的實踐與其他國家趨於一致,因此中國並無任何提出抗議的理由」。
馬尼拉政治諮詢公司「阿瑪多研究所」(Amador Research Services)執行長阿瑪多(Julio Amador)表示,這項準則的修正,反映出現任菲律賓政府獲取更多外資的需求,並且將台灣視為適切選項的立場,「台灣在因應情勢緊張的需求下,有可能將其對外投資分散,並於東南亞區域尋求替代的落腳處」,因此相關規定的調整適得其時,可提高菲律賓吸引台灣投資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