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2025報稅懶人包|報稅前會收到的「稅單」是什麼?綜所稅新制、試算步驟一次看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一年一度的報稅季要來了!因應美國高關稅政策,行政院長卓榮泰於4月10日在行政院會指示財政部研議,比照Covid-19疫情期間,延長5月報稅時間,於適當時間提出相關報告。因此,原本繳稅期限為5月1日至5月31日,將延長1個月至6月30日,減緩民眾報稅經濟壓力。

《數位時代》以下整理2025年綜所稅懶人包,包含報稅新制、綜所稅試算、報稅流程等供讀者參考。

文章目錄(點擊即可前往該段落):

  • 報稅前會收到的「稅單」是什麼?
  • 2025年綜合所得稅有哪些新制?
  • 個人綜合所得稅怎麼試算?
  • 報稅怎麼報?線上報稅怎麼操作?
  • 有哪些繳稅方式?
  • 忘記報稅怎麼辦?沒繳稅會通知嗎?

報稅前會收到的「稅單」是什麼?

財政部說明,報稅前所收到的不叫「稅單」,而是「稅額試算通知書」。由於所得來源複雜,加上扣除項目多,因此台灣綜所稅採「自動申報制」,由納稅義務人自行申報前一年度所得。

與其他項目如房屋稅、牌照稅收到稅單後直接繳納的方式不同,稅額試算通知書是報稅的方式之一。國稅局會篩選適用案件,主動試算稅額並以掛號寄發通知書,若同意內容可直接繳稅,不同意可自行另外申報。

稅額試算通知書四大重點

  • 不是每一年都有,年年進行篩選
  • 不是每個人都有,符合條件才有
  • 不用申請(由國稅局主動篩選)
  • 為申報方式的一種,沒收到可自行申報

如何是否會有稅額試算通知書?

2025年4月25日起,進入「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點選「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服務」 >>「申報查詢」 >> 「113年度是否適用稅額試算服務查詢」

2025年綜合所得稅有哪些新制?

今年五月的報稅申報有四項重要變動,包括綜合所得稅級距調高、基本生活費調高、租金支出扣除額調整、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規定更優惠。

綜所稅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提高

113年度每人的免稅額提高為新臺幣9.7萬元(以下金額皆以新臺幣計算),相較去年度增加5,000元;標準扣除額增加為13.1萬元,相較去年度增加7,000元。

此外,所得稅級距也有調整:最低5%級距,綜合所得淨額從56萬上調至59萬;最高40%級距,綜合所得淨額從472萬上調至498萬。

級距 綜合所得淨額 稅率 累進差額 1 0~590,000 5% 0 2 590,001~1,330,000 12% 41,300 3 1,330,001~2,660,000 20% 147,700 4 2,660,001~4,980,000 30% 413,700 5 4,980,001以上 40% 911,700

基本生活費調高

申報戶成員每人基本生活費提高至21萬元的保障可不課稅,相較去年度增加8,000元。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為鼓勵生育,幼兒學前扣除額更加優惠。除了取消排富條款,擴大適用年齡從五歲以下改為六歲以下。此外,扣除額度提高,適齡子女從每人可扣除12萬元,提高為15萬元;第二名及以上子女,每人可扣除22.5萬元。

舉例來說,若家庭育有2名年滿6歲及4歲的子女,則可扣除(15萬元+22.5萬元)共37.5萬元。

租金支出改列特別扣除額

租金支出從一般扣除額的「列舉扣除額」項目,改為「特別扣除額」,上限從原先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

也就是說,原本有租金支出,可能因列報之列舉扣除項目合計金額小於標準扣除額,因此擇用標準扣除額而無法享受到此租金支出扣除額扣除效益的申報戶,現在也有機會適用。

此外,適用條件本次新增「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親屬在境內有房屋者」,不適用租金特別扣除額,但若因就業、就學等符合財政部解釋函令公告之情形需租屋者,不受此限制。

此次本項目也增加排富條款, 包括減除租金支出及長照特別扣除額後,本人或配偶仍適用累進稅率20%以上者,則無法享有租金扣除。

舉例來說,納稅義務人申報戶成員名下無不動產,僅在境內租有一間房屋供一家四口自住,無論適用標準或列舉扣除額者,皆可申報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上限18萬元;但若申報戶符合排富規定,就算是在境內租屋且自用,也不適用此項扣除額。

個人綜合所得稅怎麼試算?

步驟一: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所得淨額 = 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或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 所得總額 :加總一整年的所得包含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獎金、退職所得及其他所得。
  • 免稅額 :一般 9.7 萬元;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滿 70 歲 14.55萬元。
  • 標準或列舉扣除額(2選1) :標準扣除額單身 13.1 萬元、有配偶者 26.2 萬元;列舉扣除額共 5 項金額加總,包含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及購屋借款利息。
  • 特別扣除額(符合條件) :共 8 項包含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身心障礙、長期照顧、財產交易損失、教育學費、房租支出。
  • 基本生活費差額 :當「基本生活費總額(每人基本生活費 21 萬元×申報戶人數)」超過依規定可減除的「免稅額及扣除額合計數(標準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幼兒學前+身心障礙+長期照顧+教育學費+房租支出特別扣除額)」,差額可從申報戶當年度的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

步驟二: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 = 所得淨額 × 適用稅率 - 累進差額

步驟三:計算應繳(退)稅額

應繳(退)稅額 = 應納稅額 - 扣繳稅額及可抵減稅額

應納稅額是全年該繳的稅,但有些所得(例如薪資)在給付時就已預先扣繳稅款,所以要再扣掉已扣繳稅額,以及可抵減稅額(例如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投資抵減稅額、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及大陸地區已繳納所得稅可扣抵稅額),才是需要自行繳納的稅額,若為負數即可退稅,但需完成申報才能退。

民眾也可以選擇到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的綜合所得稅試算頁面,填入相關數字後,即可查詢本年度應繳或退稅金額。

延伸閱讀:2025報稅新制|報稅時間延到什麼時候?年薪低於多少免繳稅?節稅條件有哪些?

報稅怎麼報?線上報稅怎麼操作?

民眾可以選擇的報稅管道包含臨櫃報稅及線上報稅,線上報稅又可再細分成6種方式:

1. 健保卡+讀卡機

使用已註冊之健保卡加上「讀卡機」以及「密碼」,登入「線上報稅系統」。

2. 自然人憑證+讀卡機

使用自然人憑證加上「讀卡機」以及「密碼」,登入「線上報稅系統」(自然人憑證可至戶政事務所臨櫃辦理申請)。

3. 電子憑證

至「金融機構」臨櫃辦理電子憑證,使用密碼登入「線上報稅系統」。

4. 超商報稅:

持自然人憑證或者已註冊健保卡,至4大超商多媒體資訊機取得查詢碼。接著使用「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登入「線上報稅系統」。

5. 自然人憑證+綁定手機APP

至「行動自然人憑證網站」註冊並且綁定手機APP後,使用手機指紋/臉部辨識,登入「線上報稅系統」。

6. 健保卡+行動電話認證

使用「手機號碼」+「健保卡卡號」,進行「行動電話認證」,登入「線上報稅系統」。需注意的是,這個方式要使用納稅義務人本人所申請的月租型手機門號。

報稅方式

有哪些繳稅方式?

  • 金融機構 (郵局不代收)
  • 4大超商 (限新臺幣3萬元以下)
  • 行動支付App
  • ATM轉帳
  • 使用信用卡/晶片金融卡,至「財政部網路繳稅服務網站」進行線上繳稅。
  • 活期存款帳戶轉帳 (只有已註冊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及行動身分識別,可以線上即時扣款)
  • 委託取款轉帳
  • 掃描書表上的QR-code (只有沿用上一年度繳、退稅成功的納稅人本人帳戶,得以使用)

忘記報稅怎麼辦? 沒繳稅會通知嗎?

萬一不小心錯過報稅時間,事後補報將會被加計利息:每逾3日按滯納數額加徵百分之一滯納金,逾30日仍未繳納者,移送強制執行。若被國稅局查到,將處以最高3倍的罰鍰。

若繳納期間屆滿30日後仍未繳納者,稽徵機關將依法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行政執行分署會以傳繳通知書通知納稅義務人限期繳納,其可依下列方式繳納稅款:

  • 欠繳金額3萬元以下者,可持印有條碼之傳繳通知書,於繳款期限內至統一、全家、萊爾富、OK等四大便利商店繳納。
  • 持傳繳通知書,到行政執行分署以現金或信用卡繳納;或就近至任一地方稅務局開立繳款書,以信用卡繳納;也可至金融機構繳納。
  • 購買郵政匯票,將匯票正本連同通知書影本以掛號郵寄至行政執行分署或移送機關。

延伸閱讀:14家金控薪情誰最好?元大平均年薪202萬元奪冠、凱基金漲21%最多:薪資榜單一次看
外媒實測8款AI搜尋工具,高達60%都在糊弄你!最常犯的是這三大錯誤

資料來源:財政部財政部臉書

責任編輯:黃若彤

延伸閱讀

獨家專訪|麗嬰房打入全額交割,台灣童裝真的慘兮兮?總座:2大改革拚曙光!
別重蹈Andy老師覆轍!開公司股權怎麼分?一次解析4眉角:點子不值錢,執行才關鍵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