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創公司AST SpaceMobile以其獨家折疊衛星技術,實現了劃時代的手機直連太空通訊,其首顆商業衛星藍鳥展開後面積近四分之一足球場,宛如太空中的巨型基地台,讓用戶無需更換手機即可連網。在這項突破性技術的背後,台灣的廌家科技扮演關鍵角色,默默提供核心零組件,共同將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付諸實行。
「我去過AST展開衛星的那個場地,真的很感動!」廌家技術長劉定宇表情激動地說,那是一個由80片Micron面板組成的陣列天線,每個面板裡塞了50個小天線,全部展開後,有將近四分之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而廌家就是負責提供將這些Micron面板內的陣列天線串起來的線纜與連接器。
回憶起與AST的合作,劉定宇向本刊透露,AST來敲門時,講起手機直連頭頭是道,但因太不真實,一度以為對方是詐騙公司,後來特地向某台灣手機通訊晶片大廠的老董詢問「這家公司的手機直連衛星通訊技術是否可行?」當時老董斬釘截鐵回應「不可能」,「但事實證明,AST就是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真的很厲害!」廌家技術長劉定宇興奮地說。
劉定宇進一步表示,AST是全球首家實現手機直連衛星的業者,AST的衛星就像是太空中的基地台,手機不用更改任何設置,就能直接連上衛星網路,而能實現這項創舉與設計方式息息相關。
究竟AST的衛星設計有何特別之處?劉定宇解釋,AST採取折疊式的衛星設計方式,由許多片的Micron(微米)面板組成,一面為天線陣列、一面為太陽能板。當衛星發射到太空時,一片片的Micron面板會陸續展開,其中的通訊方法、結構、天線、機構電訊等,零零總總加起來就有2、3千項專利,設計難度相當高。
2022年才成立的廌家,經營團隊大多是電子業沙場老將,董事長游素冠曾是老牌連接器矽瑪科技創辦人(2020年售予佳世達),而劉定宇則是當時帶領矽瑪科技研究高頻產品的靈魂人物,在電子領域累積多年經驗與人脈。
「輝達(NVIDIA)、臉書(Meta)、Fitbit和黑莓(BlackBerry),我們都合作過,有別於消費性市場門檻較低,太空領域門檻高上許多,廠商必須因應環境需求不斷地改材料,進行分析模擬,相當不容易。」游素冠自豪地說。
游素冠接著說,不要小看這一條線纜,所有黏在線纜上的東西,全都要符合太空中嚴苛環境的測試規範,連接器上的所有材料重量,以及要點多少膠、用甚麼材料,都得一一通報。
「只要進入到(AST)供應鏈,後面的競爭者就很難再加入。」游素冠自信滿滿地說,因為廌家的服務讓AST很滿意,線纜、連接器之後,AST又要求幫忙設計PCB板、電池模組。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通訊與智慧聯網系統研究部研究員楊欣倫向本刊分析,無論是哪一家的低軌衛星業者,在衛星本體上,PCB、線材等都是剛性需求,其中的面板材、線材、化學金屬供應鏈目前多是台廠,也將是台廠角逐太空商機的一大利基市場。
更多鏡週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