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提出的重啟核三廠公投已在上周逕付二讀。核安會主委陳明真今天(24日)表示,不是過了就自動延役。針對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官員也指出,台灣目前尚無任何候選場址,原本設定2028年要完成場址選定與評估的目標,現在評估恐難以達成。
核三廠2號機即將在今年5月17日除役,民眾黨拋出重啟核三廠公投已在上周逕付二讀,引起環團擔憂核安風險反對延役。對於重啟核三公投通過是否會窒礙難行?核安會主委陳明真24日出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會前受訪時指出,尊重立法院決定,如果通過,台電需提出申請,核安會將再進一步評估是否合乎安全、核廢料能否處理好,依照專業判斷進行核准或駁回,不是過了就自動延役。
至於核三延役是否安全?陳明真表示,核安會的運轉執照有效期限為40年,40年以後能否安全運轉,要經過評估才知道。
此外,依台電「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書」五階段,「候選場址評選與核定」屬於第二階段,且需在2028年完成。國民黨立委葉元之也詢問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進度。核物料管制組組長陳文泉指出,目前沒有任何候選場址,原本目標2028年要找到場址並評估,現在預估難以達成。他說:『(原音)那你這樣有信心2028年可以達到你們原本規劃的進程嗎?(這個進程恐怕到時候台電公司是難以達成。)那會延後多久?(這個要看。就是整個法案通過後他設定的時程。』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詢時也提到,陳明真在2022年投書提到,台灣綠能嚴重落後,在核電廠和部分火力發電廠陸續除役下,擔心供電不穩,建議非核家園應延長到2035年。柯志恩詢問陳明真現在是否還認同此說法。陳明真起初並未正面回應,最後鬆口表示,若非核家園延到2035年,確實可以減輕供電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