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三峽死亡車禍,事發前一分鐘就已撞其他車
新北三峽19日發生重大死亡車禍,一名78歲余姓老翁駕駛自小客車,在學校放學尖峰時段於國成街與國光街口失控衝撞路人與機車,造成3死12傷的慘劇。警方調查發現,肇事者在事發前一分鐘就已撞上一輛車輛後方,卻未停車處理,反而加速肇逃,疑似一路「路怒狂飆」最終釀成悲劇。
肇事者2020年已經撞過嬰兒車
事故引發社會震驚,也讓5年前的一起驚魂事件再度浮上檯面。2020年3月,一名母親推著嬰兒車走在人行道上,突遭餘男駕車衝撞,煞車痕長達百米。當時警方與路人緊急協助,護理師也加入安撫受驚幼兒,幸未釀成嚴重後果。該名母親19日晚間看到新聞後震驚不已,翻出當年和解書比對車牌,發現駕駛竟是同一人,直呼頭皮發麻,痛批:「這不是單純高齡者問題,他根本有病!」
翻攝臉書iBeta 愛北大
這起舊案也引發更多民怨。地方居民爆料,余男平日駕車習慣極差,紅線違停、併排停車習以為常,令人難以理解為何仍能順利換照。更令人錯愕的是,他在人行道肇事後兩年,竟還被選為「模範父親」,引發社會譁然。
新北警啟動「護童專案」
警方指出,餘男在事故當時違規進入禁止通行的通學巷,並闖紅燈肇事。由於事發時正值放學時段,造成學生與接送家長重大傷亡。新北市警察局已由地檢署指派主任檢察官專案偵辦,釐清肇事原因。警方初步懷疑其行為涉及衝動駕駛與情緒失控,網友更質疑他是否患有「路怒症」。
為防止類似悲劇重演,警方聯合交通局啟動全市通學路線安全會勘,並在國小、幼兒園周邊強化護童勤務,結合警力、義交與導護志工守護學童安全。
新北市警方呼籲,駕駛人應遵守交通規則,特別在通學區應減速慢行、禮讓行人。家長與學校亦須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提升學童的自我保護意識。至於高齡駕駛人,應落實定期檢驗與能力評估,避免高風險駕駛者持續上路,造成無辜民眾傷亡。
這起悲劇不僅暴露高齡駕駛管理漏洞,更凸顯對於潛在精神疾病或衝動型駕駛的監管空白。唯有系統性改革,才能還大眾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延伸閱讀:
.你知道在孩子心中,他們上學的路讓他們覺得有多不安全嗎?其中又以這個縣市的情況最糟糕
.6歲以下兒童行走交通事故,40%為衝出或跳出馬路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