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委員會今(16)日邀請財政部長莊翠雲、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農業部次長杜文珍及公平交易委員會就「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美國政府除宣布對所有國家加徵10%關稅,又另對57個較高順差國家加徵11%至50%不等的稅率,造成各國間稅率差距,導致高稅率國家產品可能流向低稅率國家,以更換產地標示、重新包裝或簡單加工等方式轉運美國。
近七年洗產地案件達744件、共裁罰2800萬
立委吳秉叡指出,美國針對進口產品原料或製造有超過35%來自中國即認定為中國製造,但台灣自身針對附加價值超過35%來自台灣也認為是台灣製造,如此就會出現一情況:若中國與台灣各佔50%到底算誰製造?中間的矛盾如何處理?
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回應,原產地認定由進口國海關認定,因此經濟部也建議,出口廠商須跟美國客戶、進口商積極了解美國海關的規定;另外,美國海關具預審制度,出口商可以先請美國客戶將進口產品相關成分內容先給海關先行預審。
江文若解釋,對於原產地認定有2標準,第一是要完全轉換稅號、實質轉型;第二是在台灣要有35%附加價值,簡單加工、切割或包裝並不在範圍內;他說,來於台灣的附加價值低於35%卻貼牌台灣並出口就是洗產地。
關務署署長彭英偉指出,自2018年至今,自貿港區查察出涉及洗產地案件超過40件,裁罰逾100萬;經濟部表示,一般貿易區中涉及洗產地案件為744件,其中對逾200件裁罰,約2800多萬。
為回應立委要求,財政部答應往後每2個月提出洗產地查察報告統計給財委會,其中自貿港區由財政部提供,非自貿港區部分由經濟部國貿署統計提出。
此外,財政部表示,將研議對於申訴洗產地案件的檢舉人給予獎金的可能性。民進黨召委賴惠員裁示,洗產地檢舉獎金方面,請財政部在研議兩個月後提供相關報告。
財部祭出3防線堵違規洗產地,每周一次查核輸美貨物異動
針對防治洗產地,莊翠雲報告表示,財政部祭出三道防線防堵違規轉運,包含事前預防、事中嚴查、事後嚴罰,並與經濟部合作,篩選高風險貨物及廠商嚴審。
莊翠雲說明,目前主要以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反傾銷稅,如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或者依301條款加徵特別關稅,如工具機等高風險貨物進行查核,該廠商須遵照經濟部規定,檢附輸出許可證或原產地證明書,海關始予通關放行。
不過,莊翠雲也強調,因為美對中目前課徵高達145%關稅,中國低價傾銷誘因提高,未來將會擴大查察範圍,強度、密度也會加強,「所有破口都必須防堵」,財政部會在三道防線的基礎上再精進,呼籲廠商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財政部報告指出,精進措施之一,將以關務長組成小組做專案稽查,並以系統監控轄區出口美國貨物數量有無異常波動,鎖定轄內高風險廠商,執行強查行動,每週至少查核1次。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在經委會表示,政府對洗產地議題嚴陣以待,這也攸關台灣在談判過程能否獲得美國信任,經濟部對違規轉運採取4作法,包括監測進口量、從嚴處罰、加強反傾銷調查、以及加強對業者宣導,違規者最高罰300萬元。
主要針對哪些業者?郭智輝表示,已對扣件、工具機等業者宣導,因為業者會從中國進口材料到台灣加工。
韓國不鏽鋼線透過越南進口台灣?財部將與經部合作處理
不過,除防止他國透過台灣洗產地,可能也需要防止自己成為洗產地的被害者。
立委郭國文表示,自2023年至2025年3月,台灣自越南進口不銹鋼線共約3.4萬多,占比逐年攀升;然,美國商務部調查,越南不銹鋼線係使用韓國進口原料生產,同時據台廠說法,越南其實並無不鏽鋼線的成廠。
郭國文認為,搞半天越南被洗產地,台灣成為洗產地的被害者;他強調,台灣被洗產地受害進口不銹鋼應附產地證明,且其餘洗產地高風險產業應比照辦理。
彭英偉表示,進口產地是否要附產證其實每個產品皆不同;對於透過附加入進口審查產地證明,避免台灣廠商成為洗產地被害者,莊翠雲表達贊同,並表示將會跟經濟部共同處理。
防中低價出口小額包裹,財長將降低門檻至1千元納入考慮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簽署行政命令,從5月2號起,對自中國進口、價值800美元或以下小額包裹加徵關稅,從貨值30%調高至120%。
目前台灣進口小額包裹則規定為2000元以下免稅,郭國文指出,中國電商也有傾銷問題,小額包裹中,中港澳就占88.1%,將台灣消費市場內地化,影響國內製造業及消費市場,台灣是否也應思考檢討2000元以下小額包裹,上、下半年各6次免稅的優惠措施?
他進一步說,例如可以端出差別化措施,針對從中國等有低價傾銷情況國家進口的小額包裹,其免稅門檻降到1000元。
對此,莊翠雲回應,「這個方向我們也會納入一起考慮」,財政部也希望避免國內產業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