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梵蒂岡當地時間4月21日早上7時35分逝世,享壽88歲。歷來教宗葬禮通常極為繁複,不過方濟各最近已批准簡化整個流程,選擇使用一具簡單的木棺安葬,並取消放在高台上供民眾瞻仰的傳統。此外,天主教會的高級官員樞機團也將舉行被稱為「秘密會議」的教宗選舉,在此期間,外界只能透過教堂煙囪燃燒的白煙或黑煙來了解新教宗誕生與否。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以往的教宗的遺體會被安葬在3層棺木中,分別為柏木、鉛與橡木所製。但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選擇使用一具簡單的木棺,內襯鋅板。他也取消了將教宗遺體安置在聖伯多祿大教堂、供公眾瞻仰的高台上的傳統,取而代之的是,哀悼者將在棺木開蓋的情況下向他的遺體致意。
此外,方濟各也將成為一個多世紀以來,首位不在梵蒂岡下葬的教宗,他將長眠於羅馬四大教宗聖殿之一的「聖母大殿」(Basilica of St Mary Major)。「大殿」(basilica)指的是獲得梵蒂岡賦予特殊地位與權利的教堂,而4座「主要大殿」則與教宗有特別聯繫。
方濟各逝世後 誰來選出新教宗?
教宗方濟各的逝世,不僅讓梵蒂岡進入了哀悼期,同時也啟動了一項延續千年的傳統程序,選出新任教宗。「教宗空位期」(Papal Interregnum),即上一任教宗逝世到新教宗當選的空窗期也從現在開始,此期間將由天主教會的高級官員樞機團(College of Cardinals)負責暫時領導教會事務。
BBC報導,接下來,樞機團會選出新教宗。教宗由最多120位樞機主教選出,且皆為80歲以下。
目前全球共有252位天主教樞機主教,全部為男性,皆由教宗親自任命,其中有138位具備選舉新教宗的資格,目前並不清楚最終是哪120人會參與投票。至於年滿80歲的樞機主教雖不具投票權,但仍可參加關於人選的討論。
教宗是怎麼被選出來的?秘密會議又是什麼?
樞機主教們必須決定具體的葬禮日期,不過,整體時間表大多已有規定,教宗逝世後會展開為期9天的哀悼儀式,稱為「九日追思彌撒」(Novendiales),而教宗的遺體必須在去世後第4至第6天之間下葬。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樞機主教們會決定葬禮後何時召開被稱為「秘密會議」(conclave)的教宗選舉。
秘密會議於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舉行,該教堂以米開朗基羅的天頂畫著名。樞機主教們會一輪輪投票,選出他們支持的候選人,直到產生3分之2的多數支持的當選者為止。此流程通常數天,也有時會到2到3周;但如果樞機主教們在人選上意見分歧,曾拖了好幾個月。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每位樞機主教會在選票上寫下心中的人選,對折後的選票會先放在一個圓盤上,再投入橢圓形的投票箱中。接著,票務人員會統計選票,而這些選票會被拿到教堂內的爐中焚燒,並加入特殊化學物質,產生白煙或黑煙,「黑煙」表示當輪投票尚未選出新教宗,「白煙」則象徵新教宗已經誕生。而每天2次焚燒選票的煙霧顏色,也是外界唯一能窺見選舉進展的方式。
整個選舉過程極度保密。根據位在加拿大的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the archdiocese of Toronto)的說法,舉行選舉的教堂會檢查是否有竊聽裝置,以防機密外洩,而且若有樞機主教洩漏相關訊息,可能會被逐出教會。
新教宗的誕生是如何對外公布的?
當白煙升起後,通常在1小時內,新教宗便會出現在俯瞰聖彼得廣場的陽台上。參與秘密會議的資深樞機主教會以拉丁語宣布,「Habemus Papam」,意思是「我們有教宗了」。
接著,他會宣布新教宗所選擇的教宗名,這個名字不一定與新教宗的原名相同。例如,教宗方濟各原名為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但他在即位時選擇了「方濟各」作為教宗名,以紀念亞西西的聖方濟各(St Francis of Ass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