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欣婚禮影片爆紅!「做十六成年禮」畫面曝光,台南現今保留古禮的宮廟是它?
上週女星「林逸欣」曝光婚禮的成長影片爆紅,引起網友熱烈瘋傳討論,除了滿滿的童年與家庭回憶,一段青春期參與台南傳統「做十六成年禮」的畫面,格外引人注目。這不只是她重要的人生階段,也是父母用心安排的文化洗禮,見證她從稚嫩少女邁向獨立青年的轉折。
父母溫暖記錄童年,成年禮儀見證轉大人
「林逸欣」出生於台南,一家四口感情深厚。影片中的爸爸是一位熱愛攝影的暖心父親,媽媽對於子女兩人充滿愛的教育,還有一位脾氣超好、總是耐心陪伴她的哥哥。在沒有手機與網路的年代,爸爸堅持用大台攝影機記錄她的童年生活,保存最真摯的家庭記憶。
影片回顧中,有一幕定格在她青春期,爸媽帶她參加台南特有文化「做十六成年禮」。那一天,她在神明的庇佑下繞三圈「狀元桌」,這座以六角形特製而成的大桌,不僅代表轉大人的意涵,也象徵神明庇護與傳承台南特有的文化。
天后宮守護古禮傳統,結合在地文化體驗
如今,台南有保留「做十六成年禮」的古禮宮廟已相當稀少。而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自 1668 年創建,是台灣最早迎奉媽祖的廟宇之一,被尊為「開台媽祖」的香火源頭。廟方多年來推動《做十六》成年禮,讓孩子在媽祖的見證下,完成從青澀少年轉換到肩負責任的青年儀式。
成年禮當天,流程不僅包含古禮儀式,也結合安平的歷史場景,讓孩子們參拜觀音亭與廣濟宮,行進至安平古堡,體驗射箭與擲壺等古代禮儀遊戲,在歡笑中認識家鄉文化,也學會禮讓、謙敬的團隊精神。
成長不只是年齡,更是心態與責任的蛻變
曾參與《做十六》成年禮的家長深感,這不僅僅是一場儀式,更是一堂重要的生命教育。他們期望孩子能明白,成長不只是歲月的增長,更是心態的成熟與責任感的建立。透過媽祖的見證,孩子們正式邁向人生的新階段。
對許多台南家庭來說,《做十六》不只是傳統文化活動,更是一代代傳遞愛與責任的橋樑。正如「林逸欣」的成長故事體現懂得感恩父母,也將這份力量轉化為面對未來挑戰的動力,逐步成為有影響力的有為青年。
活動詳情請見:《做十六.青春轉大人》官方網站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安平開台天后宮文化基金會、摩爾數媒股份有限公司
合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安平開台天后宮、觀音亭、廣濟宮、安平古堡、台江國家公園
贊助單位|統欣生技、傳太醫、永豐銀行
臺南市政府 廣告
姐妹淘編輯部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
延伸閱讀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