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疊加連南韓花3500億美元都沒豁免,連賢明:台灣能接受砸錢來換?232調查會多少|今周重磅
黃靖文
圖片 Shuttertstock 提供
美國對等關稅已於上周上路,我國對等關稅稅率暫時落在20%,略高於日韓、歐盟等國,不過,台美雙方的貿易搓商仍在進行中,未來能否再調降,仍待談判團隊努力。 要留意的是,我方談判策略,採取與232半導體稅率一同談判的策略,代表未來最新稅率,很可能會與232調查結果,一同在一周內出爐。 1、台灣20%關稅會降嗎?能否爭取豁免疊加稅率? 2、無畏對等關稅,全年經濟預測可望再上修! 3、鴻海法說登場 iPhone新機、GB300拉貨狀況受矚
今周重磅:台灣20%對等關稅會降嗎? 半導體稅率、豁免條件何時篤定?
美國對等關稅上週上路,台灣稅率暫時落在20%,略高於日韓、歐盟等國的稅率,不過總統賴清德強調,我國談判稅率仍在持續磋商中。此外,美國232調查涵蓋的半導體關稅,更是矚目焦點,預料將會和對等關稅一同談判。
對等關稅是疊加稅率?全球僅歐、日豁免
對等關稅上路後,美國發布的聯邦公報載明,能豁免「疊加稅率」的國家僅有歐盟。公報載明,若歐盟的原始貨品稅率低於15%,整體稅率會採15%。若原始貨品稅率本就高於15%,則不會再累加,而是採用原本稅率。
對這份公報最意外的國家是日本,由於日方一直宣稱,美方承諾能豁免「疊加稅率」,想不到聯邦公報卻隻字未提,讓負責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又緊急飛往美國。
目前,美方已向日方承諾修改行政命令,並在未來退還稅款,只是,疊加稅率的疑慮再讓台灣國內感到吃驚,原來對等關稅竟是「20+N」。
南韓花3500億美元都換不到 台灣能否豁免疊加關稅?
對此,中經院長連賢明指出,對等關稅的原則都是疊加,不疊加才是例外,全球僅有歐洲、日本成功豁免。
只是,這兩國也付出相當代價,歐盟承諾採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增加6000億美元對美投資,日方也承諾將擴大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至於南韓則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卻未能豁免「累加稅率」,不過南韓與美國此前,已有韓美FTA協議。
連賢明指出,假設台灣若真的鐵了心,要換到豁免疊加稅率的條款,民眾是否能接受,對美幾千億美金的投資或採購也是未知數。
半導體232調查本周出爐 川普真會開徵100%關稅?
此外,川普預告,針對半導體產業的232調查報告將在本周出爐,且可能針對半導體及其製造設備,祭出高達100%的關稅,震驚國際。不過,川普也點出,只要半導體公司在美國設廠,或與承諾在美國設廠,即可豁免。
為此,蘋果公司還在同日宣布,將未來4年對美國投資額,從5000億美元上調至6000億美元。川普也強調,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將在美投資2000億美元,雖台積電公開宣布的金額為1650億美元。
即便國發會認為,包含已承諾設廠的台積電,與英特爾策略合作的聯電,或是在德州併購廠房的中美晶,3種途徑都可能符合豁免規則。要留意的是,一切都得等美國商務部的232調查報告出爐,實際關稅、豁免條件才可能底定。
我國GDP可望再上調。圖/Shutterstock
今周重磅:全年GDP預測可望上調,無懼對等關稅效應
主計總處預計本周五(8/15)召開「第3季國民所得評審會」,並發布最新經濟預測。由於上半年經濟表現超乎預期,且出口氣勢如虹。原先主計總處預測2025年經濟成長率為3.1%,是否有機會再上修,頗受期待。
Q2 GDP衝上7.96% 全年預測可望上調
主計總處原本預期,今年GDP成長率上半年約為5.35%、下半年急速降溫至1%。2025年呈現「上熱下冷」,全年GDP預估為3.1%。
令人意外的是,7月底主計總處公布今年Q2 GDP概估值,成長率一口氣衝上7.96%,比原先預期大幅上修2.73個百分點。有了上半年超乎預期的表現,代表全年預測數據可望再上調。
出口、AI熱潮超預期
受惠於對等關稅拉貨潮、加上AI需求持續加溫,出口即便面臨對等關稅壓境,但依舊繳出亮麗數字。
根據財政部數據,我國7月出口衝上566.8億美元,再創歷史單月新高。我國對美出口額更只花了7個月,就刷新過去全年歷史紀錄,可見拉貨潮與AI熱潮有多旺。
美國對等關稅已上路,對台灣祭出20%的關稅,對台灣對美出口的影響將慢慢浮現。只是,財政部認為,我國8月出口額依舊能突破500億美元,估計年增率仍有機會突破2成。
鴻海將舉辦法說會,由董事長劉揚偉主持。圖/今周資料庫
今周重磅:鴻海8/14法說登場
鴻海(2317)預計周四(8/14)舉行法說會,由於川普對等關稅上路、半導體關稅蓄勢待發,預料將牽動供應鏈全球布局,鴻海作為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如何應對、調度產能,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此外,全新iPhone產能、拉貨狀況,以及全新AI伺服器GB300出貨狀況、電動車事業,都會是法人關注焦點。
根據鴻海日前公告營收,7月營收達6,138.65億元,月增13.63%、年增7.25%,今年1到7月累計營收達4.53兆元,年增17.62%。即便逢新台幣大幅升值,壓抑營收表現,但依舊寫下歷年新高表現。
iPhone 17拉貨潮來了 新機會隨對等關稅上漲嗎?
市場盛傳蘋果發表會將於9月9日登場,代表iPhone 17(暫名)系列新機可能將於隔周上市,這場年度科技盛事,不只果粉期待,各界也格外關注供應鏈拉貨狀況。
此前,大立光法說會中執行長林恩平就透露,第3季產能滿載,可見今年iPhone新機的拉貨效應依舊可期。鴻海會如何看待iPhone 17系列新機拉貨狀況,值得留意。
要留意的是,8月以降對等關稅上路,蘋果是否要求供應商吸收關稅成本,成為最大變數。
GB300何時出貨?
近幾年AI浪潮風起雲湧,GB 200讓相關供應鏈營運大爆發,緊接著更新的AI伺服器GB 300何時出貨,能否再讓相關供應鏈營收更上層樓,將是各界關注焦點。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星巴克買一送一「只有今天」!星冰樂、那堤、焦糖瑪奇朵都有?飲品一次看…加碼超商咖啡優惠總整理
高息ETF配息「照妖鏡」來了!金管會新制7月上路,6%以上「真高息」ETF名單一次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