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潛水器3千公尺下爆炸 5乘客亡.真相出爐
兩年前震驚全球的「泰坦號」潛水器爆炸事件,5名乘客計畫潛入海底3800公尺處,觀看鐵達尼號沈船,沒想到下潛1小時45分鐘後失聯,潛水器發生內爆,乘客當場死亡,罹難者包括潛水器公司執行長拉許在內。美國近日公布調查結果,直指意外「可以避免」,問題出在潛水器的設計、維修和操作,執行長拉許刻意忽視安全已構成犯罪,如果他沒有罹難,將會被追究刑責。許多前員工作證表示,拉許只在意節省成本,而且性格自大,不容被質疑,意外發生有跡可循。
兩年前2023年6月發生的「泰坦號」潛水器爆炸事件震驚全球,搭載5名乘客的潛水器,預計潛入海底3800公尺處,近距離觀賞鐵達尼號沈船,沒想到在下潛1小時45分鐘時失聯;4天後,潛水器殘骸在海底被發現,5名乘客因潛水器內爆,當場死亡,罹難者包括潛水器所屬公司「海洋之門」執行長拉許,他生前自稱是打破規則的人。
海洋之門執行長 拉許(2023):「麥卡錫將軍曾說,要記得規則是用來打破的,我打破了一些規則建造,但我用邏輯和強大工程團隊打破常規。」
經過兩年多的調查,美國海岸防衛隊公布300多頁的報告,直指意外「可以避免」,問題出在潛水器的設計、維修和操作,「海洋之門」執行長拉許刻意忽視安全已構成犯罪,如果他沒有罹難,將會被追究刑責。
調查分析小組副主任 紐伯爾:「拉許先生要是生還,我們會建議司法部對他進行個別的犯罪調查。」
調查發現,潛水器下潛至3千3百公尺處,突然失去信號,隨後發生內爆,當時海上支援船上的人員,確實聽到微弱的爆裂聲,但沒有太在意,而且他們直到潛水器失聯超過七個小時,才向有關單位通報。
調查分析小組副主任 紐伯爾:「我認為事態嚴重,事實上,依我們的見解,潛水器是非法操作,讓付費的乘客坐上沒有證照、沒有登記的船,我從沒見過這樣的事。」
報告指出,碳纖維船體設計存在問題,「海洋之門」前員工在聽證會上證實,執行長拉許輕忽安全,無心科學研究,他只想降低成本,為了節省笨重船體的運送花費,他選擇用輕量化的碳纖維材質打造船體。
前"海洋之門"海上行動負責人 隆奎吉:「他強力施壓要完成工作,所以很多步驟都省略了,我為了完成任務而違反一些規定。」
美國知名導演卡麥隆,因為拍攝電影《鐵達尼號》,搭乘潛水器下潛30多次記錄鐵達尼號沈船,他同時也是潛水器製造商的老闆之一,具備足夠專業知識,他當時就認為「泰坦號」以碳纖維做材料,是很危險的。
美國導演 卡麥隆(2023):「我們一直都知道這是錯誤的材質,用在潛水器上,因為每一次壓力的循環,會累加損害,這是潛在的危險,這一切讓人沒信心,最後導致了悲劇。」
報告也揭露驚人事實,原來「泰坦號」的駕駛員,包括執行長拉許在內,都沒有經過合格的訓練,也沒有制定標準操作程序,更沒有執照,而且他們還盡可能地鑽漏洞,規避安全監督。
調查分析小組副主任 紐伯爾:「他們使用一種策略,其中一個辦法是不把泰坦號登記在任何一個國家下,所以就沒有機關監督,每艘船都要通過監督,即使是觀光船,都要被政府機關監督。」
拉許甚至買通政治人物,讓「泰坦號」暢行無阻。
前"海洋之門"員工 麥科伊:「他說我會買通國會議員,然後基本上所有麻煩都會消失。」
意外發生前一年,「泰坦號」幾次下潛過程中發生碰撞,潛水器還曾被鐵達尼號沈船卡住不動,負責操作的執行長拉許還因此崩潰,由另一名操作員接手脫困。事後,「海洋之門」未對碰撞損壞進行調查,執行長拉許也不當一回事,最終丟了性命,其他四名罹難者包括一名法國深海探險家、一名英國探險家,以及巴基斯坦富商與他19歲的兒子,罹難者家屬也向「海洋之門」提告,求償5千萬美金。
串流平台Netflix也製作了「泰坦號」事件紀錄片,當中大量訪問「海洋之門」的前員工,他們表示執行長拉許極為自大,不允許任何質疑的聲音,許多人擔心會出意外而辭職,或是被開除,他們都私下祈禱「泰坦號」千萬不要營運,因為害怕那會是一趟死亡之旅。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