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格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警告 AI創投投資有泡沫 全球債務危機隱憂浮現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首席投資官Bryan Yeo近日發出雙重預警,直言當前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的估值已出現泡沫化跡象,同時全球政府債務累積可能引發新一輪財政危機。他指出,若AI技術發展無法兌現市場設定的高預期,估值泡沫恐將破裂,重演過往科技投資的繁榮-蕭條週期。
在宏觀經濟層面,他特別擔憂疫情期間各國政府大幅擴張的債務規模。他分析,由於各國政府難以向選民推行財政緊縮政策(包括削減開支與增稅),未來可能被迫透過市場機制解決債務問題,此舉將推高債券孳息率,加劇金融市場波動,甚至動搖投資者對主權貨幣的信心。這番言論反映主權投資機構對當前「高估值科技股+高政府負債」雙重風險結構的深切憂慮。
根據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資訊平臺(ClobalSWF)發布的「全球主權財富機構年回報率排名」指出,過去10年新加坡淡馬錫(Temasek)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每年平均回報率分別是4.95%及4.64%,投資表現在全球46個主權財富基金中分別排名第25及33。
作為管理逾7,700億美元資產的全球頂級投資機構,GIC的風險預警具有指標意義。該基金近年已逐步調整投資組合,增加現金部位並對沖通脹風險,顯示其對市場不確定性的防禦性布局。有關言論也預示,主權基金可能重新評估對高估值科技企業的投資策略,對AI初創企業的融資環境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