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州禁用「塑膠魚型醬油瓶」 成為全澳首例
自2009年以來,南澳州陸續實施限塑禁令,包括禁止塑膠購物袋,並分段禁止吸管、塑膠餐具、發泡膠容器、咖啡杯等多項一次性塑膠製品。該州政府每年都會將新的塑膠製品納入其禁用名單中。南澳州政府週一(9月1日)宣布,即日起正式禁用塑膠魚型醬油瓶。成為全澳第一個頒布該令的地區。
《美聯社》報導,南澳州副州長高秀珊(Susan Close)在1日的聲明中表示,這些小瓶子「很容易被丟棄、被風吹走或沖進下水道」,而其體積太小,也難以被回收機具篩選出來。因此,這些小瓶子最終往往進入垃圾掩埋場,或流入自然環境,對環境造成格外嚴重的危害,若流入海洋,更可能被海洋生物誤食。
🇦🇺 Australian ban on fish-shaped plastic soy sauce dispensers a world first. South Australian law on single-use plastic packaging coming into force on 1 September will ban polyethylene containers known as shoyu-tai in Japan. pic.twitter.com/EzJdkdgdmo— World of Statistics (@stats_feed) August 31, 2025
新法上路後,餐廳業者被要求改用較大的瓶子、可重複填充的調味料容器,或是官員所建議的對環境較無害的一次性替代品,例如醬包、可擠壓包裝或可堆肥容器。這項禁令涵蓋所有容量不到30毫升,且帶有蓋子、瓶蓋或瓶塞的魚型或矩形醬油容器。
這項新法由南澳州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 Protection Authority)執行,違規者可能面臨警告,甚至遭到起訴。
澳洲海洋保護協會活動經理漢密爾頓(Cip Hamilton)表示,禁止一次性塑膠的措施雖是良好開端,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他指出,「這類禁令是減少塑膠污染的重要一步,但更關鍵的是,政府必須從系統層面考慮,減少並逐步消除有問題的塑料」。
漢密爾頓補充,「我們的海洋真正需要的是州與聯邦政府出台強而有力的法規,限制塑膠的生產與消費,並要求企業對其販售的產品承擔責任。否則,澳洲的海洋生物與海岸線將持續受到塑膠污染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