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處理建築廢料耗費高 5年11億公帑幫補

on.cc 東網

更新於 4小時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 on.cc 東網
近年建築廢料堆存量已近容量上限,需更多地運往內地作堆填之用。

本港建築廢料量龐大,近年除將廢料用於本地填海外,2007年起,香港根據與內地協議安排,將剩餘填料經海路運往廣東西部的台山用作填海,申訴署指,2019/20年度至2023/24年度期間,政府合共花費約51億元來管理公眾填料,包括公眾填料接收設施的運作和維修、將過剩公眾填料運往內地的工作等,同期雖向建築廢物產生者徵收填料處置收費約40億元,但用作填料處理的收支仍然有11億元缺口,即處理開支遠高於徵費收入。

根據當局統計,2019年至2024年期間,本港約52%至67%的建築廢物被運往4個公眾填料接收設施暫存,以備將來重用於填海、地盤平整或填土工程,每當本港有大型填海工程時,這些填料便可物有所用,2019年及2020年兩個年度,備存於將軍澳及屯門填料庫的年終存量一度低至920萬公噸及690萬公噸,其後多年的存量均高於1,000萬公噸。

隨着機場第三跑道填海工程於2021年完成,相關填料堆存量便開始大幅回升,至2024年,滯存於填料庫的填料數量已升至近2,610萬公噸的高位,環保署明言,現有填料庫亦逐漸達致其堆存容量上限,故更多的過剩公眾填料須運往內地重用。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