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煞停 高力料政府需小心處理財政 不擔心減少熟地供應
新一份《施政報告》即將於下周三(17日)公布。有地產業界人士表示,過去政府已在刺激樓市方面作出不同政策,相信人才、資金、投資者計劃等措施亦需時才可見到效果,坦言不覺得政府需要好大調整動作。至於政府昨日(16日)指會暫停明日大嶼計劃的環評程序,業界指不能說是擱置計劃,但相信此舉對私人市場來說是定心針,有助預期未來有多少土地供應,亦不擔心熟地供應會因此減少。
有指《施政報告》將着墨於住宅市場措施上,高力香港研究部及零售顧問主管李婉茵表示,因應住宅市場會影響人均經濟活力,對政府多着墨並不驚奇,又指港府早前已稱近期不會出售商業用地,已給予市場好大確定性,讓市場預留時間消化現有供應,有助活躍整體寫字樓租務及買賣,同時也能有助整體推動香港整體發展,因甲級寫字樓尺價下調能有助吸引外資,比起其他地方亦更有競爭性。
她又指過去政府已在樓市上實施不同政策,對於有其他機構建議改印花稅門檻,李認為此舉總共會令政府印花稅收入減少60%,不是最理想做法,現時放寬門檻至400萬後已幫好多小業主上樓,未必需要政府太大幫助,仍需要考慮市場狀況,直言「無好多政府介入空間。」
被問及明日大嶼計劃是否算「胎死腹中」,李婉茵指政府造地是最大目標,但亦需小心處理政府財政狀況,現時財赤下暫停是審時度勢,加上未來仍有北都供地,不能講是「胎死腹中」,若今屆政府不做,可能等下屆政府上場再看看。她又指未來本港5至10年土地供應充足,加上市區有機會做活化更新,重建土地後可推出市場,故不擔心土地供應,也不擔心鐵路項目受影響,相信前海鐵路規劃會如期進行。
港府計劃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房地產企業高力發布有關「打造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報告,指出本地教育資源與基礎建設架在差距及限制,包括寄宿設施不足、住宿短缺、土地及規劃限制令商業樓宇改裝成教育用途有難度,以及土地資源有限令北部都會大學城等長遠項目發展進度緩慢。報告建議港府加快寄宿學校基礎建設;活化閒置商業資產以應對學生住宿需求;以及優先發展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作為北都大學城的核心地段。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