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出現「日常疲勞感」拉警報!心臟衰竭死亡率高男性一成
日前傳出歌手林俊傑患有心臟疾病,事實上,心臟病超過 15 年佔據國人第二大死因,其中女性心臟疾病症狀非典型,容易錯過治療時機,死亡率高於男性 11%。醫師表示,疲憊、失眠、吃不下恐是女性心臟衰竭警訊,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以及早找到病因接受治療。
臨床研究顯示,女性心臟衰竭病患確診後 5 年內死亡率高於男性 11%。亞東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芫宏解釋,女性停經後雌激素減少或產後心肌症、妊娠糖尿病等妊娠相關疾病,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加上女性心臟衰竭易以疲憊、失眠、活動力下降、腹脹、腸胃不適等非典型症狀表現,且女性患者可能因缺乏體力或罹病對心理造成的影響,承受更多身體及社會的限制,導致延誤就醫。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日新指出,一旦確診,加上符合以下三項條件,病患應考慮接受進階治療。
- 一年有 2 次(含)以上因心臟衰竭住院。
- 口服利尿劑 6 個月內增加一半以上的劑量。
- 對藥物的耐受性下降、治療效果不佳,服藥後仍有症狀。
黃日新說明,常見心臟衰竭治療方式以心臟移植、左心室輔助器(LVAD)為主,但平均每位患者等待心臟時長約 500 天,期間需承受疾病不適與死亡風險,緩不濟急。至於 LVAD 體積小,適合女性使用,可大幅改善生活品質,生存率、心臟移植發生率、功能狀態等與男性無異。截至 2024 年,已有 71 例患者使用 LVAD 續命。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護理師劉芳君表示,患者日常需保持良好生活型態、進行飲食管理,若用藥後仍出現喘、疲憊、下半身水腫等症狀,應主動與醫療團隊討論。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則指出,該院特設「女性心臟特別門診」,盼即時提供女性專屬照護。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