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坣娜肺腺癌病逝! 1症狀確診已是晚期 夫:堅強從容面對「多陪我四年」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1月01日06: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藝人坣娜於10月14日因肺腺癌病逝,其夫薛智偉表示,她罹病期間依舊維持規律作息,以極平靜的節奏看待生命,最後選擇在家安詳離世。(圖/取自fb粉絲團「Tang Yoga 坣娜的坣瑜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知名藝人坣娜於10月14日因肺腺癌辭世,享年59歲。其夫薛智偉於31日發聲明證實噩耗,並透露坣娜已依其遺願、遵循猶太教習俗完成安葬。肺癌為國人一大殺手,國健署提醒,肺癌初期多無明顯症狀,呼籲留意危險因子和異常症狀,包括咳血、呼吸急促、胸痛等,具公費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以利早期發現與治療,提升存活率。

對抗癌魔仍自律堅強 坣娜選擇在家安寧離世

薛智偉在聲明中回憶,坣娜於2021年演唱會後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不便就醫,同年底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罹病期間,她依舊維持規律作息,早起、作瑜伽,以極平靜的節奏看待生命,身邊朋友幾乎察覺不到她的病痛。醫師原估壽命僅剩8至12個月,「但她以堅強的意志與從容的⼼態,陪我⼜多走了四年。」

薛智偉說,在離世前三個月,坣娜體力明顯下滑,主動提出想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他也表示,兩人於2017年結婚,「這八年,是我⼈⽣中最充滿啟發與感動的時光。」

肺癌6大危險因子 非吸菸族群也應注意

國健署曾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1位,在台灣肺癌死亡率也持續位居首位。依生物特性與臨床表現,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至9成,肺腺癌為最常見型態,其次為肺鱗狀細胞癌。

可能引發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

  • 菸害:WHO指出,吸菸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約占7至8成,二手菸暴露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3成。三手菸,也就是在家中或室內吸菸,造成有毒物質殘留於物體表面,同樣危害健康。
  • 空氣污染: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PM)等第一級致癌物會增加罹癌機率。
  • 職場或居家暴露:特定職業可能需接觸重金屬物質如鉻、鎘、砷等,柴油引擎廢氣或石綿,某些建築特殊石材含少部分輻射及氡氣,長期暴露均有較高的肺癌風險。
  • 肺部疾病史:曾患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結核者等肺部疾病者,罹癌風險上升。
  • 家族病史:研究發現,肺癌患者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罹患肺癌的風險高於無家族史者,可能與遺傳因素,或是暴露在相同致癌環境中(如二手菸、氡氣)有關。
  • 油煙暴露:長期暴露烹飪油煙具潛在健康風險。研究顯示,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的非吸菸女性,其罹癌風險高出8.3倍。

早期症狀不明顯 確診期別影響存活率

目前國健署提供高風險族群每2年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公費篩檢,對象包括:

  • 具肺癌家族史者:40至74歲女性或45至74歲男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曾確診肺癌。
  • 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且仍在吸菸或戒菸未滿15年者。

國健署指出,肺癌的5年存活率與確診期別息息相關,以110年肺癌確診個案為例,第1期可達9成,第2期約6成;第3期降至3成,延誤治療到第4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僅1成,差距極大。肺癌早期症狀常不明顯,若出現持續咳嗽、咳血、胸痛、呼吸急促、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或體重下降等情形,應盡速就醫檢查。

查看原始文章

顏正國罹肺腺癌1年病逝 初期7大警訊揭!做好「護肺5習慣」戒菸為首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久咳不癒可能是「廚房油煙」惹禍!醫曝危害不輸二手菸 WHO列肺癌危險因子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