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曲線形態糅合減法設計 曼谷「棄境」綻放「白花」

明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開眼 建築
曼谷的咖啡餐飲空間Curvy Dining採用曲線的設計語言,讓建築與自然之間產生美好對話。大小不一的圓形石材步道,呼應建築主體的設計語言;同樣是曲線設計的長椅,成為留白空間的點綴。(Rungkit Charoenwat攝,Unknown Surface Studio提供)
夜間俯瞰Curvy Dining,室內燈光點亮四周「花瓣」的鏤空部分,如暗夜中發亮的雛菊,帶來與日間不一樣的建築物景色。(Rungkit Charoenwat攝,Unknown Surface Studio提供)
Curvy Dining的主入口左右對稱,具有規則感。(Rungkit Charoenwat攝,Unknown Surface Studio提供)
室內與半戶外空間使用不同形式的曲線設計,重複中又有分別,讓顧客行走在不同空間,都會有視覺上的愉悅體驗。(Rungkit Charoenwat攝,Unknown Surface Studio提供)
沿着外圍的每一個「花瓣」與「花瓣」之間留有空隙,有些「花瓣」的天花部分,也只保留了邊緣,讓更多的自然光可以灑進半室外的走廊。(Rungkit Charoenwat攝,Unknown Surface Studio提供)
Curvy Dining的視覺中心由花瓣般向外發散的曲線形天花裝飾;室內的主要材料包括水磨地板、木質桌面、乳白色飾面和深綠色座位,色調溫和,並與戶外的綠意相呼應。(Rungkit Charoenwat攝,Unknown Surface Studio提供)
建築事務所Unknown Surface Studio從花瓣形態中獲取靈感,來規劃咖啡店的不同區域。(Unknown Surface Studio提供)

【明報專訊】大海波浪層層推向岸邊,貝殼邊緣花瓣般的輪廓邊緣,河流蜿蜒曲折,藤蔓捲鬚螺旋纏繞,尋找支撐,風蝕地貌歷經千年留下有機線條……大自然的各種生命在曲線中,獲得更穩定的結構,尋找更有效的能耗方式,曲線也猶如大自然的母語,孕育有機之美感。

在泰國曼谷羅莫克勞區(Romklao)的一塊2400平方米綠地上,一朵優雅的白色花朵從地面上生長、綻放。這是由曼谷建築事務所Unknown Surface Studio在今年建成的咖啡餐飲空間「Curvy Dining」。

俯視這座建築,其形態外輪廓如發散的水滴環繞一圈,亦猶如形狀略有不同的花瓣。這種不同避免了重複帶來的單調,創造出某種韻律節奏;面向主入口,則又見其左右對稱,具有規則感。項目的首席建築師之一Cievanard Nattabowonphal在訪問中透露客戶委任該設計時候的初衷,以及他們的設計靈感來源:「項目所在區域原本是一片廢棄的地塊,野草生長,花朵肆意綻放。雖然該區域並非曼谷典型的商業或旅遊區,但它正在逐步轉型成一個生活型社區。客戶希望這個空間不僅擁有餐飲的功能,也能提供獨一無二的感官體驗,成為擁有強建築敘事的休閒小憩目的地。」

本地雛菊為靈感 室內到外如蕊與瓣

因本地社區對自然、慢生活、設計感強空間的追求,建築師便從場地原本的自然形態中獲取靈感。生長於項目所在地的雛菊,為該設計提供連接建築與自然的橋樑。「雛菊簡單而具象徵意義——它純粹,具有平衡感和勃勃生機。」Cievanard說。

事務所巧妙地使用花朵花蕊與花瓣的結構,來劃分功能區域。「花蕊」的位置是圓角的正方形,天花底下是主餐飲空間。周圍一圈的「花瓣」部分,擁有兩處主入口,四周分佈半室外的座位區,以及更靠近餐飲廚房區的兩個廁所。曲線的設計語言貫穿室內外。主餐飲區的6米高天花板,中間「挖」出圓角的四方形,呼應該空間本身的形狀。以其為中心,四周發散如波浪形彎曲的天花裝飾,連接牆面,製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

主空間的外沿,是一圈半室外空間,建築師對這個空間做了大量的鏤空處理。每一個「花瓣」與「花瓣」之間留有空隙,「花瓣」的天花部分,也只保留了邊緣,讓更多的自然光可以灑進半室外的走廊。而每一朵花瓣的牆體,則挖出了一道道拱形門。這種一致和連續很好地呼應了主餐飲空間的天花板的視覺秩序感。不僅如此,挖空的拱門設計,也邀請經過的人走進走廊,進一步探索,而坐在主餐飲空間中的顧客,亦可以收穫室外的綠色景致。可以看到,建築師使用了大量「減法」作為設計手段:在核心餐飲空間外建造可讓人停留的半室外空間,透過屋頂鏤空及走廊拱門設計,為建築帶來節奏感,也引入了更多自然光。

工程結構有挑戰 須兼顧採光室溫

Cievanard說實現曲線語言在工程結構上確有難度,「在室內外創造連貫流暢的曲線,並融合自然光線,確保室內溫度上的舒適,也不妥協對美學上的追求,需要細緻的計劃和執行」。環形的開放走廊、花瓣狀綿延起伏的立面、如「魚鰭」的天花板曲線,建築師克服工程上的挑戰,以不同曲度的曲線語言,游走於一致和變化之間,建造了一間極具記憶點和辨識度的咖啡店,同時也自然融入周圍綠地。它的存在,像是為曼谷這個正在生長的社區,開出一朵精緻而富有生命力的花。

文:三皮(藝術和建築設計跨文化傳播人、撰稿人,常駐倫敦)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