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掌握生育自主!醫師解析避孕新選擇 - 可逆式「皮下植入避孕器」
33 歲的已婚女性,已生育了 4 個子女,先生不愛戴套,但又藉口「沒空」不去結紮;28 歲的未婚女性,有論及婚嫁的對象但沒有生育打算,已經吃了兩年多的口服避孕藥,想休息一陣子但又不想懷孕……。
未做好完善避孕,不僅影響人生規劃,也造成家庭及社會的負擔。然而,在台灣,女性可說是沒有生育自主權,不僅在避孕上要靠自己才安心,若是不小心懷孕,連終止妊娠或是結紮,都需要伴侶同意。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李晟令表示,在這個低生育率的時代不是鼓勵節育,而是要宣導掌握生育自主權,每個家庭應在各種條件都預備好了,才能快樂迎接新生命。
常見四種避孕方式比一比,挑選合適最重要
避孕方式多,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女性主要避孕方式仍以保險套(約 40〜70%,依族群與年齡而異)為主,其次為口服避孕藥(約 6〜12%),而長效可逆避孕法(子宮內避孕器與皮下植入器)總和僅佔 10〜15%。
李晟令說明,每種避孕方式各有優缺點,保險套雖使用簡單且是唯一能同時預防性傳染病的避孕方式,但若是使用情境過於臨時,導致避孕失敗機率也相對較高。
口服避孕藥使用率持續增加,反映出民眾對避孕便捷性的追求。他進一步說明,口服避孕藥的避孕成功率雖高,並可同步改善經期規律、減少經痛,但需要每天定時服藥,若服藥順從性不足將大幅影響避孕效果。
子宮內避孕器(IUD/IUS),避孕效果達 99%,效期可達 5〜10 年,需至婦產科由醫師置入,部分女性可能會害怕內診,且異物在子宮內也較易有感染問題,影響安裝意願。
自去(2024)年 8 月引進的新一代皮下避孕植入器,藉著持續釋放低劑量黃體素,能抑制排卵並改變子宮內環境,避孕效果超過 99%,有效期達 3 年。它呈細長棒狀,長約 4 公分,由醫師幫助植入非慣用手上臂內側皮下即可。
適合青少女、職涯女性、哺乳期婦女等,不需要每天或每月記得使用,免除長期服避孕藥的麻煩;以及適合不喜歡子宮內器械的族群,可避免傳統子宮避孕器需要內診的困擾。一旦想要懷孕也可輕易取出,即可回復正常。
掌握生育自主權,完美避開不預期懷孕
目前,政府補助政策主要仍以子宮內避孕器與結紮為主,儘管皮下植入器具有高度避孕效果且使用方便,但在台灣的使用率仍然偏低。其原因包括民眾對植入方式的認識不足、醫師受訓與操作人力不足。
台東因民族性及地域關係,未預期懷孕情況嚴重,尤以未成年懷孕比率居全國之冠,且偏鄉多胞胎的情形偏高。他呼籲,良好的避孕方式,能預防不預期懷孕情況發生,對於未成年少女、事業高峰期,或經產婦的媽媽都有所助益。
李晟令提醒,避孕方式多元,應根據年齡、健康狀況與生活需求,與醫師討論合適方案。安全性行為不僅是避免懷孕,更能有效預防性傳染病的傳播。新一代長效可逆型避孕器,能幫助女性更輕鬆掌握生育自主權。
安全性行為的意義
1.預防意外懷孕:安全性行為有效避免意外懷孕,保障雙方的生育規劃自由。
2.防護性傳染病:正確的安全性行為能減少性傳染病感染風險,促進健康關係。
3.溝通與合作:雙方溝通合作是實現安全性行為的關鍵,增進彼此信任與尊重。
諮詢專家: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李晟令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