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糖尿病是腎臟沉默殺手!醫嘆:9成6腎病患者無病識感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0月31日08:26

腎臟病被視為現代社會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鄧子聰醫師指出,糖尿病是導致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血糖長期過高,超過腎臟回收能力時,將嚴重損害腎功能。

糖尿病造成的腎臟病變是長期累積的過程,許多患者在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示意圖/pixabay)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5年統計,高達9成6的腎臟病患者缺乏病識感,且有年輕化趨勢。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鄧子聰表示:「想像一下腎臟一直泡在糖水裡面,當然會出現問題!」

鄧子聰強調,在治療腎臟病變時,除了定期追蹤腎功能與尿蛋白外,控制血糖是預防腎功能惡化的關鍵因素。糖尿病的表現症狀是尿中有糖,但根本原因是血糖過高,當血糖值超過腎臟回收能力時,多餘糖分就會從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現象。

對於已經出現腎臟損傷的患者,正確用藥至關重要。鄧子聰醫師介紹目前治療糖尿病腎病變的「四大藥物支柱」,包括能抑制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的「ACEI或ARB」,可降低腎小球壓力、減少蛋白尿;不僅降血糖更能直接保護心腎的「SGLT2抑制劑」;能減少腎臟發炎與纖維化的新型藥物「Finerenone」;以及俗稱「瘦瘦針」的「GLP-1促效劑」,這些藥物各有特色,透過互補協同作用,有機會大幅延緩洗腎時間。

糖尿病的表現症狀是尿中有糖,根本原因是血糖過高,當血糖值超過腎臟回收能力時,多餘糖分就會從尿液中排出。(圖/Photo AC)

糖尿病造成的腎臟病變是長期累積的過程,許多患者在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鄧子聰提醒,直到出現倦怠、腳踝腫脹或「泡泡尿」等症狀時,腎功能可能已經受到嚴重損傷。

鄧子聰強調,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已進入「四大藥物整合」時代,但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必須與醫師討論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且所有藥物應在醫師評估下調整使用,切勿自行購買或停藥。

除了藥物治療,鄧子聰指出,延緩腎功能惡化最有效、CP值最高的方式是保持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現代人飲食精緻、外食頻繁,大部分人遇到的營養問題會是過剩與失衡。」

鄧子聰醫師提醒,定期進行抽血與尿液檢查,才能有效治療腎臟病變、延緩腎臟功能退化,進而降低洗腎風險。(圖/花蓮慈濟醫院)

鄧子聰建議以天然原形食物為主,減少加工食品攝取,避免增加腎臟負擔;而運動不一定要到健身房,例如餐後散步就有助於維持血糖平穩,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

臨床上常有患者擔憂「吃了這個藥,是不是就要吃一輩子?」對此,鄧子聰分享:「現代人大多都很願意吃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其實這些道理很相似,都是希望能讓身體更健康。」他表示,如果已經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肥胖等代謝症候群困擾,知道藥物對身體有幫助,就更應該遵照醫療指示使用,搭配規律就醫,定期進行抽血與尿液檢查,才能有效治療腎臟病變、延緩腎臟功能退化,進而降低洗腎風險。

台中60歲女失聯多日 陳屍租屋處死亡多時

中天新聞網

彈劾卓榮泰!吳宗憲赴監察院遞狀:嚴正要求啟動調查

中天新聞網

文化幣與動滋券聯手回饋! 青年可獲得額外獎勵

中天新聞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