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親子溝通】孩子不再愛和父母聊天 父母無從下手?專家:保持關心!再用這3招打開孩子心門

MamiDaily

更新於 08月11日11:00 • 發布於 08月11日07:0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許多父母在孩子長大之後,都會遇到同樣的難題——曾經愛說愛笑、每天跟自己分享生活的孩子,突然話變少了,表情變冷淡了,甚至關上房門不想被打擾。父母既擔心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又怕主動關心會讓孩子更加反感,最後只能選擇沉默,但心裡始終不安。

加州大學副教授、兒童精神科醫生Willough Jenkins分享育兒心得

Photo from TikTok@drwilloughjenkins

孩子不説話父母也選擇沉默?

加州大學副教授、兒童精神科醫生Willough Jenkins長期與青少年工作,聽到許多他們不願對父母說的心聲——感到被誤解、被過度管理,或是自己的需求被忽視。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漸漸沉默、不願交流時,往往誤以為對方想要完全獨立,選擇後退一步,卻沒察覺這可能讓孩子感到被遺棄。

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漸漸沉默、不願交流時,往往誤以為對方想要完全獨立,選擇後退一步

Photo from MamiDaily

孩子疏遠父母要保持關心

Jenkins指出,孩子的疏遠是成長的一部分,這不代表拒絕父母;一對一的相處時間依然重要,即便他們表面上冷淡,也渴望被看見。父母沉默不問,很可能被孩子解讀為「你不在乎我了」。她提醒:「即使他們不回應,還是要主動關心——發一條訊息、敲敲門、送杯飲料,都能讓孩子感到自己沒有被放棄。」

在她的多條建議中,以下三招最具操作性,也是幫助父母重新打開孩子心門的關鍵——

一、保持低壓存在感

Jenkins指出,父母不必強迫孩子敞開心扉,也不需要每天安排長談,關鍵在於「低壓式」的陪伴——存在感要穩定,但不帶壓迫感。
這種陪伴可以很簡單,比如放學時順路載孩子回家,讓車程成為輕鬆聊天的時光;在房門口輕輕敲門,送上一杯飲料或小點心,不用特別開口,也是一種默默的支持;或者晚上在客廳看電視時,隨口聊聊他今天的趣事,即便只有幾句話,也足夠傳遞「我在你身邊」。這樣的存在感,會讓孩子在需要傾訴時,自然而然地想到你,而不是覺得父母永遠帶著審問的眼光。

父母不必強迫孩子敞開心扉,也不需要每天安排長談,關鍵在於「低壓式」的陪伴

Photo from MamiDaily

二、從「管理者」變成「導師」

「管理」是控制結果、制定嚴格規矩、事事干預;「導師」則是引導、啟發與支持,讓孩子願意主動接近你。Jenkins提醒,青少年需要學會自己做選擇並承擔後果,父母的角色更像是一盞指路燈,而不是遙控器。

實踐上,父母可以少用命令式語氣,多問開放式問題,例如「你覺得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而不是直接下指令;與其急著阻止他犯錯,不如陪他分析風險並在必要時提供後盾;制定家規時,也可以邀請孩子參與討論,讓他理解規則背後的原因,並對結果有認同感。這樣的互動,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而不是被操控,進而願意把你當作可以求助和交流的對象。

青少年需要學會自己做選擇並承擔後果,父母的角色更像是一盞指路燈,而不是遙控器

Photo from MamiDaily

三、情緒先接住,再談道理

青春期孩子的情緒起伏往往激烈且難以預測,如果父母第一時間就急著講道理,容易引起對抗甚至關閉對話的可能性。Jenkins建議,當孩子情緒爆發或低落時,先暫停爭論,專注於傾聽與共情——「我聽得出你今天很沮喪」,這種情感上的接納比任何說教都更能讓孩子放下防備。

等情緒平復後,再解釋規則、理由與期望值,並在必要時給予適度的信任與空間,讓孩子明白:「我願意放手讓你嘗試,但我始終會守護你。」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避免了情緒對抗,還能在孩子心中種下「父母理解我」的安全感,長期下來,孩子更容易主動向你敞開心扉。

等情緒平復後,再解釋規則、理由與期望值,並在必要時給予適度的信任與空間

Photo from MamiDaily

給予空間但亦要保持連結

Jenkins強調,青春期的親子關係是一場平衡遊戲——既要給予空間,也要保持連結。父母不必用高壓的方式「管理」孩子,而應該用關心和信任去引導。正如她所說:「青少年仍然需要知道,有人看見他們,並且沒有放棄。」

延伸閲讀:

【夫妻關係】婚後變得理所當然 忘了製造浪漫? 維持長久婚姻的5個佐料 有溝通還不夠!

延伸閲讀:

【產檢】懷孕16周產檢發現胎兒沒有大拇指 家人要求終止懷孕 孕婦兩難:不想剝奪小生命

Text :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好習慣】孩子不願分享是正常 強迫有反效果 理解幼兒發展階段 助培養分享美德

MamiDaily

【產後抑鬱】憂鬱情緒困擾近八成媽媽 透視產後抑鬱成因+12徵狀+預防+治療

MamiDaily

【夫妻關係】婚後變得理所當然 忘了製造浪漫? 維持長久婚姻的5個佐料 有溝通還不夠!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