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失業率升至7.3% 濕疹患者求學就業更艱難
濕疹問題再成焦點,香港青年失業率升至7.3%,年輕濕疹患者求學與就業困境尤為嚴重,香港目前每5人便有1人在不同時期患上濕疹,估計本港患者人數達150萬人。今年有國際研究顯示18.6%患者因病停工,與青年失業率上升形成雙重壓力,濕疹關注組聯合香港醫護聯盟趁今日(11日)世界濕疹關注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增加支援,減少公眾的歧視和誤解,助患者走出逆境。
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在會上講解濕疹對年輕人的深遠影響,稱其不僅影響皮膚,更波及心理與社交。劉引用國際研究數據指出,多達39.3%濕疹學生遭校園欺凌,自尊受損,65.6%患濕疹學生出現自我孤立行為,刻意迴避社交活動;17.2%學生因病每周缺課至少1天,全年或超50天,學業成績下滑,進而影響他們未來的升學和職業發展機會,加重心理壓力致病情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在職場方面,疹患者同樣面臨嚴峻挑戰,33.9%員工表示因患濕疹在職場遭歧視,例如面試時因外觀問題不被錄用,或因病情而晉升受阻。一項2025年的研究顯示,18.6%患者曾因濕疹中斷工作,平均中斷26.3天,不僅對患者造成經濟負擔,也加劇他們的心理壓力和焦慮感。濕疹患者姚小姐表示,在求職及工作上都遇到不少挫折,每一次被拒絕,每一次被歧視,都大大打擊自信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次姚小姐應徵藥廠工場文員,她指填表時需要填寫是否有皮膚病,結果如實填寫後面試完就沒下文。她補充,最離譜一次是面試中醫助理,結果面試人員由應徵變成問診,問她有沒試過用中藥醫治。
濕疹患者郭先生亦表示,在2017年DSE會考期間濕疹大爆發,幾乎帶來毀滅性結果,他回憶當時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變得自卑又在意別人的目光。此外郭準備DSE時曾在便利店兼職,有一次被顧客歧視「你咁污糟就唔好返工啦,會整污糟啲嘢!」,他指當時很委屈忍不住哭,那種傷害十分深,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郭考入大專後濕疹病情持續惡化,幾乎每個月都要出入急症室多次,政府醫院給的傳統藥物及類固醇都無效。由於病情太嚴重以致身體很虛弱,被迫停學,郭的濕疹情況更糟糕,加上適逢新冠疫情,社會經濟低迷,求職之路也異常艱難。
社工黃敏兒指,公營機構有提供的藥物支援,如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一些較昂貴濕疹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口服JAK抑制劑,目前已納入政府的「安全網」,惟申請門檻高,需證實傳統治療無效,部分患者因傳統治療副作用卻步,故此未能達標。她補充,社區藥房為因各種原因未能申請政府資助的患者,提供一個更容易更簡單的渠道獲得藥費資助,令他們負擔得起且把握治療機會。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