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呂宇健筆|阿里入貨代表商業樓有運行?|Ken Lui

BossMind

更新於 10月06日03:06 • 發布於 10月06日12:30

上周股價升上四年高位的阿里巴巴(9988)傳出洽購英資「怡和系」文華東方國際擁有的港島壹號中心最頂的13層,合共約27萬方呎樓面,洽購價約70億元,呎價約2.6萬元。倘交易落實,將打破今年4月港交所(0388)以63億元購入中環交易廣場第一座最高9層辦公室的紀錄,成為今年最大額商廈買賣。市場馬上有意見認為大機構出手買甲級寫字樓是利好消息,但同時被外資看淡的商業物業市場真的咁易見到曙光嗎?

位於銅鑼灣的港島壹號中心前身為香港怡東酒店,項目地皮被譽為「香港第一地段」,在1841年拍賣土地時由怡和洋行創始人之一James Matheson投得,文華東方曾試於2017年將項目出售,當時估值高達270億至300億元,但因買家出價未達意向價而拉倒,結果集團決定斥資50億元重建成為港島壹號中心,然後the rest is history了。

踏入2025年下半年,住宅市場算是喘定,但商業物業市場卻越跌越甘,其中戴德梁行報告指,上半年全港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累計跌3.4%,第三季寫字樓租金按年跌幅收窄至0.8%至每呎46.2元,但仍較2019年高位跌40%,預計第四季及明年寫字樓租金維持下行。另外,高力指出,隨着下半年約300萬方呎新供應進入市場,以及2026年再有200萬方呎落成,料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將再上升。

見到唔少傳媒都報道,除了阿里巴巴,今年還有不少大額商業物業成交,最矚目當然是4月時港交所以63億元向同屬「怡和系」的置地購入中環交易廣場第一座最高9層辦公室,其他包括京東集團(9618)早前收購位於沙田石門的利豐中心,據報成交價約18億元;香港城市大學以8.8億元購入尖東廣場全層;科大以3.5億元購入上月結業的名都位於統一中心4樓舖位等。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個案似乎都是自用為主,意味商業樓的租務市場將受影響,瑞銀就表示,購入港島壹號中心後,若阿里遷出現時租用的時代廣場10層共17萬方呎辦公樓,九倉置業(1997)每年租金收入將損失1.1億元。

另外,不難發現上述的成交都未見外資的身影,相反,若果阿里成功購入港島壹號中心,「怡和系」將成功從香港的商業地產市場套現133億元,如果商業地產市場的業主大部分都是中資、港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實在有欠說服力。

最後,上月底彭博報道,滙豐(005)罕有地採取直接參與的舉措,推動旗下恒生(011)加快出售不良房地產債務組合,組合價值高達234億元,香港市場一向是滙豐主要盈利來源,現今滙豐卻極看不好本港的商業地產,相信距離見底反彈仍是漫漫長路。

呂宇健
資深投資者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