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綠色周下月初舉行 展示香港可持續發展成果
由財庫局主辦的第二屆香港綠色周,下個月8日起一連五日舉行,將展示香港在可持續方面的重點發展及成果,包括政策藍圖、監管框架,以及促進國際合作的承諾。由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舉辦的「第8屆年度論壇」將為發展及成果揭開序幕。
投資推廣署與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合作,為具影響力的綠色項目引資,推動轉型金融的創新方案,並支援發展中國家及新興市場的建設能力。
投資署金融服務及科技、可持續發展環球總裁梁瀚璟表示,綠色周是一個重要平台,匯聚了金融、產業及學術界領袖,包括香港、內地及全球其他地區的代表,亦會有綠色科技公司參與。他指,有上市公司可能想實踐可持續發展,但不知如何著手,而綠色周正是展示創新解決方案的平台,讓供需兩方互相交流,幫助企業可持續發展。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表示,亞洲有潛力成為全球氣候行動領導者,尤其是可持續金融方面,也是舉辦綠色周的初衷之一。他指,論壇將討論如何促進亞洲內部的綠色貿易,以及整合亞洲各地的碳市場與貨幣市場。他又指,論壇目前已有600人報名,反應熱烈,建議大家盡早報名。
馬駿指出,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為可持續發展社群帶來巨大挑戰,因美國是以往主要的投資者與貸款方,而政府政策亦影響了私營部門的取態,歐洲的可持續發展相關活動亦有所放緩。亞洲投資者擔心美國是否仍會投資可持續資產,而這些挑戰與幾年前相比更加嚴峻。
馬駿提到,現時中美之間的綠色經濟合作面臨很多困難,主要因美國對中國的綠色產品施加高關稅,以及引入一些對中國投資的限制,其中包括不少與綠色科技相關。他又指有兩大趨勢出現去應對中美之間的貿易和投資的障礙,首先有很多中國企業到第三國建廠,包括到東南亞、墨西哥到非洲等,以合法地用相對較低的關稅將產品賣到美國。另一個趨勢是中美之間可以共同開拓第三國的市場,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來做綠色經濟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