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東方日報B1:醫藥股洗倉 翰森挫逾8%藍籌最慘

on.cc 東網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on.cc 東網
白宮雖發聲明指目前並未積極考慮下發堵截中國藥企的行政命令,但資金已先沽為敬。

內地生物科技和醫藥上的創新,跟人工智能(AI)同為外資今年吃回頭草買港股的重要誘因。然而,中美鬥爭沒完沒了,市傳美國政府正討論多管齊下限制中國創新藥進入美國市場,為繼《生物安全法案》後砸向中國藥企的另一威脅,拖累相關股份周四(11日)慘遭洗倉,翰森製藥(03692)挫8.76%,石藥集團(01093)及藥明康德(02359)各挫7.49%及5.64%,3企包辦藍籌末席。

其實白宮已聲明「目前並未積極考慮」下發堵截中國藥企的行政命令,但外媒流傳的內容已令資金先沽為敬,包括要求美國藥企從中國引進藥物時,須經美國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強制審查」,同時提高對中國臨床數據的監管門檻,徵收更高監管費用。

事件背景之一是中國生物科技資產對外授權上升。高盛認為,頭號受益者正是美國藥企,得以用較低成本獲得優質藥物的全球或海外權益。富瑞則評論,跨國大型藥企將游說阻止特班子向中國生科企業開刀,新版《生物安全法案》放生藥明系一役已顯示其影響力。

高盛稱,特班子會怎樣做無從預測,但鑑於2023年以來,這些對外授權交易當中,美國合作夥伴分別佔交易總額及宗數的52%及43%,萬一華府拋出最嚴格的行政命令,中國醫藥科研成果的潛在買家可能減少近半。

從個股層面,對外授權較多停留在預期的或較波動,但百濟神州(06160)等已具備全球布局的企業所受影響會有限。至於翰森、科倫博泰(06990)、恒瑞醫藥(01276)等有強勁的全球合作夥伴,關鍵在於華府不會危及已授權的交易。而石藥、信達生物(01801)等擬在全球開展臨床測試,可提升管線臨床價值,對全球合作夥伴具吸引力。

中國藥企創新的消息層出不窮,石藥與康寧傑瑞(09966)合作開發的KN026(治胃癌、胃與食管結合部腺癌),其新藥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藥企亦魚貫來港上市,勁方醫藥(02595)周四起至下周二招股,每手200股,招股價20.39元,入場費4,119.13元,預期下周五掛牌,淨籌14.43億元,市傳首日孖展超購84倍;深圳麥科田生物亦遞交主板上市申請。

至於本周焦點新股——智能駕駛設備激光雷達(LiDAR)的「一哥」禾賽科技(02525),據報獲9.5萬人申購,公開發售部分錄得170倍超額認購,擬將發行價定在212.8元,籌資至少36.2億元。

回看港股大市,恒生指數早段挫逾300點後有吸納,收復26,000點關,尾段曾倒升41點,收市跌113點,報26,086點。港股通淨買入增逾倍至189.88億元,為近一個月新高,不少活躍股份為藥企,信達及百濟各錄9.56億元及8.26億元淨買入。主板成交3,252億元,按日升近13%。

時富金融投資研究總監廖偉豪稱,內地經濟政策支持、新股上市熱潮及AI相關利好是港股做好的主要驅動因素,預計恒指第四季有望挑戰28,000點。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