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哭訴委屈】12歲女哭訴委屈卻被爸爸說在耍心機 媽媽出聲護女 反被嗆「妳太天真了」

MamiDaily

更新於 07月30日11:05 • 發布於 07月30日07:0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話語與經歷,可能對大人而言只是教育的一環,但對孩子來說,卻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抹去的傷痕。近日,一位美國媽媽在Reddit上分享12歲女兒突然情緒崩潰,哭訴童年創傷。這原本是一場親子間的情感連結,卻因爸爸的一句話,讓孩子徹底收起情緒,讓媽媽震驚又心碎,也引發網民的熱烈討論。

12歲女兒突然情緒崩潰,哭訴童年創傷

Photo from MamiDaily

女兒哭訴委屈

媽媽表示,有天晚上,12歲的女兒突然情緒崩潰,眼淚止不住地落下,覺得父母對她不如對她妹妹那樣好,自己總是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和愛。當情緒稍稍穩定後,女兒提起了其中一件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往事:在她6歲時,有天上學途中她不願意獨自走進校園,媽媽卻讓她下車自己走半條街的路到學校,並表示會在車上遠遠看著她。

即使媽媽當時沒有離開,但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而那份孤單與害怕卻深深烙印心中。女兒還說,她後來發現兩個妹妹從來不需要經歷這些,這讓她覺得,自己從小就不是被保護、而是被試驗和訓練的對象。

女兒覺得父母對她不如對她妹妹那樣好,自己總是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和愛

Photo from MamiDaily

爸爸覺得女兒耍心機

媽媽坦承,這些年來她對那件事其實一直感到愧疚,也曾多次向女兒道歉。她以為這次女兒願意說出口,是彼此重新連結、釋懷的契機,沒想到一旁的爸爸卻冷冷插話說:「我知道妳在搞什麼鬼,這是妳想用來傷害妳媽媽的手段。她已經跟妳道歉過了。妳也許能騙過她,但騙不了我。」爸爸認爲,女兒是在用這件事來讓媽媽產生內疚感。

這句話像一盆冷水潑下來,讓還在哭泣的女兒瞬間停住了眼淚,原本激動的情緒一下子被完全壓制,整個人陷入沉默。媽媽形容當下的情景:「她就像是被關上了總開關一樣,一句話就讓她整個人從崩潰到封閉。」

爸爸認爲,女兒是在用這件事來讓媽媽產生內疚感

Photo from MamiDaily

媽媽試圖溝通卻被指「太天真」

事後,媽媽與丈夫談及此事,希望他能理解孩子並非在耍手段,而是真誠地表達內心。但丈夫仍堅持,孩子是在「操弄情緒」,故意挑媽媽作為突破口,是因為知道她會心軟。他甚至對妻子說:「妳太天真了。」這番話讓媽媽感到無力又挫敗,她心痛地表示:「我不認為她在設計什麼劇本。她只是個12歲的孩子,只是想說出自己心裡的不安與委屈而已。」

丈夫仍堅持,孩子是在「操弄情緒」,故意挑媽媽作為突破口,是因為知道她會心軟

Photo from MamiDaily

網民感嘆:孩子是在求救

這段分享在網上引發極大迴響,許多網民為女兒感到心疼,並替媽媽的努力感到不值。有人留言指出:「會開口的孩子,是還相信父母的;會沉默的,才是真正放棄了。」也有網民說:「爸爸這樣的話,是情緒勒索的極致。他沒有處理孩子的感受,反而把自己的不安投射回去,讓孩子更難再信任任何人。」

另一位網民留言:「她不是在耍心機,是在求救。說出來不是為了要你們內疚,而是希望能被理解一次。」也有人感同身受地表示:「我小時候也曾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不安,結果被說是裝可憐。從那之後我再也沒說過半句真心話。」

還有評論直指:「爸爸這樣的反應,就是在告訴孩子『你的情緒沒有價值』。這會讓她一輩子都以為自己不能軟弱,要什麼都自己吞下來。」

延伸閲讀:

【媽媽心聲】女兒踏入3歲叛逆期愛尖叫打人 媽媽氣到胃痛吃藥調理不敢生二胎

延伸閲讀:

【公園爭執】男童公園遊玩遭小朋友用樹枝戳傷眼睛 對方家長1個橫蠻理由拒道歉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Reddit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抗逆力】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崩潰?培養抗逆力5黃金法則 視失敗為學習機會

MamiDaily

【公園爭執】男童公園遊玩遭小朋友用樹枝戳傷眼睛 對方家長1個橫蠻理由拒道歉

MamiDaily

【媽媽心聲】女兒踏入3歲叛逆期愛尖叫打人 媽媽氣到胃痛吃藥調理不敢生二胎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