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星相

7/13觀世音成道日!從「妙善公主」傳說溯源,探究民間信仰的傳奇故事

姊妹淘Babyou

更新於 07月14日06:06 • 發布於 07月13日01:00 • 李帟緽 綜合報導
圖 / 艋舺龍山寺 FB

農曆六月十九(今年為國曆7月13日),是佛教與民間信仰中極具意義的「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全台各大觀音廟宇此時香煙繚繞,信徒虔誠祭拜、誦經持咒祈福,感念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

慈悲救苦,觀音信仰深入民間

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觀音媽,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號稱「最貼近人間的菩薩」。據《普門品》所載,觀音可化現三十三身,應聲而來、救苦救難,故有「家家觀世音、戶戶拜娘娘」之說,祂的信仰深入人民生活,可謂是民間的信仰核心之一。

觀世音菩薩有三大紀念日,分別是:農曆二月十九 ─ 誕辰日農曆六月十九 ─ 成道日農曆九月十九 ─ 出家日

妙善公主傳說,千手千眼的慈悲化身

觀音信仰追溯起源,最廣為流傳便是「妙善公主修行成佛」的傳說。相傳妙善為興林國妙莊王的三女兒,自幼向佛、拒絕婚嫁,甘願入寺修行。途中歷經父王火燒寺廟、歷地獄受苦救眾,多年後修成正果,並化現千手千眼之相,普度眾生。

坊間流傳另一則傳說,妙善為救父王自願割下一眼一手感動了天地,最終化現千手千眼法相,象徵慈悲普照、聞聲救苦,這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也因此成為民間尊崇的「觀音媽」。

信眾熱情不減,觀音慈悲超越教派

在台灣有不少香火鼎盛的觀音寺廟,每年成道日前後皆會舉行法會、誦經祈願,吸引大批信眾參與,現場莊嚴溫暖。信眾通常於此日齋戒、唸誦《大悲咒》或《普門品》,以表虔敬。

當然,觀音信仰不僅是佛教獨有,道教也尊稱為「觀音媽」,在地方宮廟中常見觀音金身,象徵佛道融合,成為信眾信仰的慈悲化身。「觀世音菩薩」不分教派,只聞眾生悲苦,是民間重要的安定力量。

一句聖號,種下希望與光明的種子

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不只是宗教上的紀念更提醒世人,無論處在人生多大的風浪中,只要一心向善、堅信慈悲,便能找到希望與光明。

下次走過觀音廟時,不妨駐足片刻,輕聲唸上一句:「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在世間紅塵中,願這一念慈悲,化解塵世苦難,早日離苦得樂。

姐妹淘編輯部提醒您:民俗信仰,僅供參考。

查看原始文章

擲筊卡樑、撥彈入海展神蹟!「安平開台天后宮」媽祖顯靈,烈火無損神像驚呆眾人

姊妹淘Babyou

隨鄭成功來台的「開台媽祖」!走訪「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遊歷3百年的古廟傳奇

姊妹淘Babyou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