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Q童創節2025: 「靈感發電廠」七感互動創意體驗
PMQ 元創方創意教育項目 PMQ Seed ,今年暑期項目「童創節」與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共同策劃,於8月9至17日舉行。PMQ變身為「靈感發電廠」,並動員逾300位9-12歲的「靈感工程師」,打造共54座互動十足的「靈感發電站」,並邀請小朋友「打卡」參與,以跨感官互動模式激發參加者的創意潛能。
創意團隊及300名學生共同打造
「童創節」共同策展團隊 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連同5組創意單位,包括:藝術木匠組織木碎好少年、本地設計師梁嘉慧及李朗賢、健身教練梁穎儀、藝術家凌中雲及產品設計師余兆枬擔任「導師團隊」,在「童創節籌備工作坊」中,引領來自全港多15所小學及公開招募的300多位小四至小六「靈感工程師」,深入探索人體七大感官,透過工作坊引導小朋友親手設計創新的感官互動遊戲或體驗裝置。
「童創節」期間,「靈感工程師」將帶領公眾體驗他們所創作的感官遊戲或體驗。此外,PMQ Seed 會策劃創意活動及設計思維體驗班,為公眾提供多元化的七感創意互動體驗。成功挑戰指定發電任務,並儲齊「發電原料」的公眾,便可用這些「原料」啟動巨型靈感大腦造型扭蛋機,換取神秘靈感禮物(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童創節」焦點活動
巨型靈感大腦造型扭蛋機
靈感發電廠中央有一部由小孩取名為「大腦扭蛋機」的裝置,由公眾的創意能量驅動,其中的扭蛋藏著孩子們創作的「感官超人」鎖匙扣,每一顆都是靈感結晶,繼續點燃大家的無限想像!
靈感發電站
「靈感發電站」動員超過 300 位「靈感工程師」,其中 46 組以學校名義參加,以下為其中6所參與學校的感官遊戲或體驗:
視覺「RGB 幻想世界」
參與學校:天主教總堂區學校
創意單位導師:梁嘉慧及李朗賢
參加者會戴上特定顏色濾鏡(紅/綠/藍)觀察物品,再用匹配水筆繪製所見影像。體驗三原色不完整的情況下造成的視覺幻象,發現色彩感知的奇妙差異!
聽覺「靈感大耳朵」
參與學校:青松侯寶垣小學
創意單位導師:余兆枬
參加者分為『模仿組』與『猜題組』,模仿組需透過白鐵大聲公用聲音演繹題目(如動物叫聲、交通工具聲等),猜題組答對即可得分。遊戲專注訓練聽覺敏銳度,學習從聲音辨識情境與情緒。
嗅覺「靈感聞得到」
參與學校:太古小學
創意單位導師: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
跟隨講解員的指示,嗅一嗅氣味瓶散發出甚麼氣味,從後於便條上寫下答案,將便條貼在一旁,或在留言區寫下味道令你聯想的回憶。參加者通過體驗,了解嗅覺可作為記憶的載體,引發聯想,回想起特定的人、事、物。
觸覺「我推的盲桶」
參與學校:港澳信義會小學
創意單位導師:木碎好少年
參加者隨機推球入洞,根據洞號伸手進相應盲桶觸摸物品,猜中即過關!遊戲透過觸摸練習,並專注感受東西的材質、形狀和溫度,讓參加者學習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觸感」細心觀察。
本體覺「Box Games」
參與學校:石籬天主教小學
創意單位導師:梁穎儀
參加者根據指令穿越繩索陣,完成後在陣外將兩顆球拋進呼拉圈即成功。此站透過遊戲訓練「本體覺」,提升對身體姿勢、力道的控制力,讓日常動作更精準。
前庭覺「不可開交扔豆袋」
參與學校:九龍塘宣道小學
創意單位導師:凌中雲
參加者分為兩隊,在辦公椅上互相投擲豆袋至對方陣營的彩虹標靶;不同顏色區塊對應不同分數。競賽訓練前庭覺(平衡感)與身體協調,讓參加者在移動中精準控制動作,提升日常活動的穩定性。
互聯「覺」• 跨感官遊戲室
由奇極創作室策劃的互聯「覺」• 跨感官遊戲室旨在提高我們對感官互聯性的認識,促進有意識及愉悅的探索。受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對感官正念的啟發,這個空間幫助訪客重新發現日常經驗中的驚喜,並與自己和周圍的人建立更強的聯繫。
日期:2025年8月9至17日
時間:下午1時至6時
地點:PMQ元創方B座HG12室
「轉」術舞台
由塗鴉創意間策劃的 「轉」術舞台帶小朋友轉入七感百寶庫,發揮你的探索本能,一起動身動手發現「轉」術的無限可能,拆解奇幻的視覺秘密,創造古靈精怪的旋轉玩意,展現你的創意潛能。
日期:2025年8月9至17日
時間:下午1時至6時
地點:PMQ元創方B座HG11室
此外,PMQ元創方A座二樓智方還有一系列親子體驗班,包括「玩「轉」design lab」。
請追蹤癒報:
Facebook: hkhealpy
Instagram: hkhealpy
YouTube: @Healp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