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淡增持|AI代理鏈上代幣成投資新趨勢|令兌衷
今年,全球數字資產市場進入爆發期,美國股票代幣化的浪潮及證券交易委員會(證交會)的監管新方向,都為加密金融企業開啟新機遇。代幣化將傳統股票轉化為區塊鏈數碼 代幣,實現24/7交易、資產「拆細」的分數擁有權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整合,解決了股份流動性與散戶入場成本較高等痛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及證交會的「親加密」政策,提供予監管政策確定性,推動傳統大型金融機構進場。今年來,Circle、 Bullish、Tron等公司已搶佔先機,紛紛趁機於美國上市。
證交會主席Paul Atkins所推出的Project Crypto及Crypto TaskForce,便是要推動證券法規的加密現代化,聚焦發行、保管及交易改革,允許已代幣化的證券在自動化做市商(Automated Market Maker,AMM)上進行交易。到本月初,證交會澄清加密資產發售規則,明顯轉向支持數字資產創新,全面實現證券法規現代化,明確表示「大多數加密代幣都不是證券」,並承諾爲鏈上融資提供明確指引,加強為市場提供政策路徑,甚至討論了智能合約自動分紅等代幣化應用,促進資本形成機制。納斯達克交易所於 9 月初更進一步提出代幣化證券交易。
這些舉措是華爾街基礎設施向區塊鏈遷移的關鍵,24/7 交易、即時結算和全球流動性等優勢,正從概念發展至現實。證交會的監管清晰化降低合規風險,推動這些公司擴大市場份額,吸引機構資金流入。業內人士覺得更具里程碑意義的是,Galaxy Digital(納斯達克:GLXY)成爲首家主動將證交會註冊股票在區塊鏈上代幣化的上市公司;亞洲代表則有Amber International(納斯達克:AMBR),是區內首家通過xStocks在鏈上發行股票 的上市公司,實現了代幣化股票以及全球主要股票的全天候交易,連接傳統金融和DeFi。
翻查資料得知,提供機構級加密金融服務的Amber International,據悉管理團隊原來在香港起步, 專注為高淨值人士、家族辦公室及機構客戶提供數碼財富管理解決方案,定位為重新定義數字時代的私人銀行體驗,一直在探索擴展到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機會,逐步擴大產品範圍,與不同生態系統伙伴合作,將獨家市場准入、值得信賴的客戶關係,和機構級基礎設施三方面互相結合。營運策略聚焦 CeFi、DeFi、OTC交易執行, 擴大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及機構合作。
公司今年第2季未經審計業績,收入達2,100萬美元,其中財富管理收入佔近半達 1,150萬美元;預計第3季財富管理收入達1,100萬至1,250萬美元,呈穩步增長。期內,客戶資產管理規模增36%至15億美元,KYC驗證用戶增20.8%,反映機構投資者對數字資產信心增強。但最叫投資者期待的,可能是公司計劃強化合規及AI應用,推出智能代理(AI Agent)叫MIA,以加強資產管理自動化。在營銷、社交參與和客戶支持職能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AI智能代理來協助提高服務質量,假以時日甚至負責更重要的決策角色,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公司投入「AI + Crypto 」,以加密資產和人工智能融合來做戰略定位,搶做世界第一代智能代理,從而製造投資價值。
至於股票代幣化市場發展,由年初高速增長至數以億計美元的規模,預計2030年升至1.34萬億美元。Robinhood於6月底推出零售代幣化股票,覆蓋蘋果、特斯拉等重磅股, Kraken、Bybit等在Solana區塊鏈推出xStocks,交易量達3.5億美元。代幣化證券正在美國資本市場寫下歷史,從監管層面的根本轉向,到大型機構的實際行動,再到首家上市公司的主動嘗試,正在重塑一個全新的資本市場格局。
令兌衷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