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記憶法】唔使再死背爛背!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輕鬆將短期記憶變長期記憶

MamiDaily

更新於 10月31日03:36 • 發布於 10月30日09:33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臨近考試,許多學生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困局:明明花費了大量時間溫習,甚至通宵達旦,但合上書本後,所學知識彷彿過眼雲煙,翌日便記憶模糊。這種挫敗感其實有科學解釋。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提出的「遺忘曲線」,便揭示了人類大腦遺忘的規律。與其視之為學習的阻礙,不如深入理解並善用此規律,將其轉化為高效的溫習策略。

點解溫完書,轉個頭就唔記得?

Photo from MamiDaily

甚麼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19世紀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於1880年至1885年以自己為實驗對象,記憶大量「無意義音節」(如「WID」、「ZOF」),並在不同時間重測,繪出了著名的記憶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精確描述「記憶流失速度」,即人在學習新知識後,會隨時間快速遺忘的過程。艾賓浩斯通過嚴謹的實驗發現,人類的遺忘並非勻速緩慢地發生,而是在學習結束後的首個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隨後才逐漸減慢,形成「先快後緩」的指數型下降特徵。

根據其經典實驗數據:

  • 學習後 20分鐘,可能已遺忘 42% 的內容。
  • 學習後8至9小時,可能已遺忘64.2%。
  • 學習後 1天,可能已遺忘 74%(即剩餘記憶不足三分之一)。
  • 學習後 1星期,可能已遺忘77%,剩餘記憶可能23%。
  • 學習後1個月,剩餘記憶約 21%。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Ebbinghaus Forgetting Curve)是一條著名的記憶曲線,描述了人學習新知後,會隨時間快速遺忘的過程

Photo from MamiDaily

如何對抗遺忘?

這說明,如果之後不再複習,學到的知識會迅速消失,僅剩少部分會長久保留。這個發現,解釋了為何「臨急抱佛腳」式的「填鴨式」溫習效果極差。即使在短時間內強行輸入大量資訊,依據遺忘曲線,若不加以鞏固,絕大部分內容在進入試場前便已流失殆盡。以下是對抗遺忘的方法:

1. 間隔重複

只要在大腦即將遺忘的「黃金時間點」進行有效複習,便能重置這條曲線,使記憶保留得更長久。這個方法被稱為「間隔重複」(Spaced Repetition)。每一次進行「間隔重複」的複習,記憶流失的速度都會顯著減慢。首次學習後,記憶可能僅維持一天;但經過第一次複習,記憶或能維持三天;再次複習,則可能延長至一星期。通過這種方式,便能高效地將「短期記憶」轉化為穩固的「長期記憶」。
例如:先後間隔 1 天、3 天、7 天等安排複習。

間距學習比突擊式記憶效果更持久,艾賓浩斯及後續證實這一方式能有效提升長期記憶

Photo from MamiDaily

2.制定「黃金複習時間表」

許多學生的溫習模式是:今天溫習第一章,明天溫習第二章……直至考試前才從頭總複習。根據遺忘曲線,這種學習模式的效率極低。一個更科學的複習時間表應包含以下關鍵節點:

黃金複習時間表 即時鞏固
(第一次複習) 時機:學習新知識後的20分鐘內,或至少在當天睡前完成。 方式:此階段不宜重讀。應採用「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即合上書本,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複述重點,或完成少量相關練習。這是對抗遺忘最關鍵的一步,能大幅降低首日的遺忘率。 隔日鞏固
(第二次複習) 時機:學習後的第2天。 方式:快速瀏覽昨日的筆記和錯處,花費10至15分鐘重新喚醒記憶。 週期鞏固
(第三次加深) 時機:學習後的第1星期。 方式:此時記憶可能再次開始模糊。應進行更深入的複習,例如完成一份綜合練習,確保概念已內化。 考前總覽
(第四次穩固) 時機:考試前的 1至2星期。 方式:經過前幾次的間隔複習,你會發現自己「重拾」知識的速度顯著加快。此時進行總複習,便是將知識穩固存入長期記憶的最佳時機。

透過自問自答、寫筆記、講述內容等方式喚起記憶,比被動重讀更有助加深記憶,考試更勝一籌

Photo from MamiDaily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提醒我們,學習並非一次性的行為,而是一個需要策略性重複的過程。與其花費三小時連續「死記硬背」同一章節,不如將這三小時拆分,在不同日子各花30分鐘進行複習,效果將更為顯著。「高效學習」(Study Smart)遠比「刻苦學習」(Study Hard)重要。考試將至,不妨從今天起,運用這個科學方法來規劃你的溫習時間表。

Text: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婚姻】「七年之癢」已經Out! 婚姻「五年魔咒」更致命 要保住婚姻首先要學識好好吵架

MamiDaily

【孩子教育】兒子抗拒上學 離婚爸私底下幫轉學 前妻氣炸:對其他孩子不公平

MamiDaily

【教養】孩子不聽話?可能父母用錯了方式表達 3個必學溝通方法 讓孩子主動配合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