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人墜買理財產品陷阱 失千萬人民幣
57名儲戶自2019年至2020年在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某銀行大廳購買假「業務員」推薦理財產品,損失千萬元(人民幣,下同)本金,至今仍未追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柳林監管支局工作人員周一(3日)回應,柳林縣政府已牽頭成立聯合調查組,根據案情及受害者反映新情況調查。
內媒曾報道,3名「業務員」在銀行大廳使用儲戶手機,通過銀行APP,把錢轉給不同商業公司,購買風險極高理財產品。當到期後,一眾儲戶發現無法提取本金及利息無法提取。根據儲戶自行統計,損失本金多達1,180萬元(約1,286萬港元)。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呂梁監管分局2022年7月調查後認為,上述3人並非銀行員工,無證據可證明與銀行有關。法律專家表示,銀行是否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取決於銀行未盡審慎經營義務是否與儲戶損失存在因果關係,儲戶可透過「安全保障義務侵權」為由起訴銀行,不過面臨舉證難、維權難局面。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