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你的體質是五行中的哪一種?金木水火土各行調理方法都不同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1月03日03: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若長期受腰痠背痛、代謝異常或減重瓶頸所苦,不妨從中醫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體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減肥方法總成效不彰?甚至體重上升進而導致腰痠背痛?章晉瑋中醫師指出,這些困擾可能與「體質」密切相關。中醫觀點中,古老的「五行」理論(金、木、水、火、土),正是解鎖健康瘦身、告別疼痛的關鍵鑰匙。

體重過重竟是要腰背痛元兇? 中醫看五行助減重

現代人久坐、姿勢不良、過勞是腰背痛的常見原因,但體重過重更是不可忽視的元兇。章晉瑋醫師解釋,體重過重會持續壓迫脊椎和關節,導致肌肉長期緊繃、代謝紊亂,進而引發全身性的慢性疼痛。中醫認為,肥胖與五臟六腑功能失調息息相關,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與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對應,不同五行體質的人,肥胖時容易出現特定的症狀群。

金行人(肺主)易有呼吸道敏感、痰多、皮膚乾燥,秋季不適感加重;木行人(肝主)心思細膩但情緒起伏大,易肝氣鬱結、免疫力不穩、失眠、氣血不暢。水行人(腎主)怕冷、易累、手腳冰冷,常見腎氣不足、水腫、腰膝痠軟無力(腰痠背痛大宗族群)。火行人(心主)個性較急、易心煩,常有失眠、嘴破、臉部潮紅、心悸。土行人(脾主)消化力弱、易脹氣水腫、常感疲倦、舌苔厚膩。

你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 調理方法有不同

章醫師點出關鍵,中醫減重講究「因人制宜」,透過專業「辨證論治」,依據不同的五行體質,調理方法如下:

金行人重點在強化肺部機能,改善痰濕,運動多練習深呼吸、健走、游泳等有氧運動,飲食避開辛辣油炸。多吃白蘿蔔、蓮藕、百合、水梨、杏仁。

木行人則重疏通肝氣,穩定情緒,改善氣滯,可多做伸展操、瑜伽、太極拳或到戶外踏青,飲食多吃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檸檬、山楂,飲用玫瑰花茶、薄荷茶。

水行人加強溫暖腎陽,改善水腫與腰膝痠冷疼痛,避免久坐,可多做快走、騎腳踏車等強化下肢循環運動。飲食上,選擇溫補腎陽食材如黑豆、黑木耳、核桃、枸杞、山藥、桂圓,並適量飲用薑茶。

火行人應平息心火,安定神志,改善失眠與發炎。運動適合瑜伽、慢跑、游泳等能幫助靜心舒壓的活動。飲食上,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蓮藕、蘆筍等清熱食物。

土行人則要強化脾胃運化能力,消除水濕停滯。運動方面,飯後散步溫和助消化,避免劇烈運動傷脾氣。飲食可多用選擇薏仁、四神湯(含山藥、蓮子等)、南瓜、小米等健脾食材。嚴格避開油炸、甜膩、生冷及重口味。

簡易判斷自己的五行體質 腰背痛、減重有困擾可諮詢中醫

如何判斷自己的五行體質?章醫師表示,五行屬金者,個性堅毅,易痰多、皮膚乾、呼吸不順或便秘,秋天不適;木者心思細,情緒起伏大,易鬱悶、失眠、經前不順;水者怕冷、易累、手腳冷、腰膝易痠軟、頻尿或水腫;火者個性急、易心煩、失眠、嘴破、臉易紅、怕熱;土者消化弱、易脹氣或腹瀉、身體沉重感、水腫、舌苔厚。這些方向能簡易觀察,但詳細仍需專業中醫診斷。

章晉瑋說,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是健康減重三大基石。在此之上,運用中醫五行智慧辨識體質、精準調理,透過中藥、針灸等方式補不足、瀉有餘,能更有效調和臟腑、提升代謝,達到標本兼治、健康持久的瘦身效果,若長期受腰痠背痛、代謝異常或減重瓶頸所苦,不妨從中醫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體質。

查看原始文章

改善冬季肌膚問題!中醫五行美顏 養肺補腎護膚秘訣

台灣健康醫療網

從五行理論看《灌籃高手》角色魅力 中醫師揭示其人格特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