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上學困難】孩子唔鍾意返學 每日喊住唔想去學校點算 5方法教你有效應對孩子「厭學症」

MamiDaily

更新於 10月17日10:01 • 發布於 10月18日00:0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孩子厭學,是不少家長都頭痛的問題,有時候家長會不懂爲什麽小孩就是不喜歡去學校。但其實很多不願上學的行為背後,可能有深層原因。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除了著急,更需要的是給予理解和向他們溝通,理解原因後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以下幾種方法,或許能幫助家長更輕鬆地處理孩子的「不上學危機」,引導他們逐步重拾對學校生活的興趣。

孩子不想要上學怎麽辦?家長可以怎麽做?

Photo from MamiDaily

深入了解潛在原因

孩子不願上學,大多不是一時任性,背後可能有隱藏原因。學業壓力、同學間的人際困難、或是遭遇挫折都可能是孩子不喜歡上學的原因。身為家長,不妨試著多花點時間和孩子聊聊,表達你的關心,讓他感受到你的支持。找到真正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以下這7個或許是孩子不喜歡上學的原因:

  • 遭遇霸凌
  • 心理健康問題
  • 成績差
  • 同朋友有衝突或被同儕排斥
  • 擔心跟不上學業進度
  • 睡眠不足與疲勞
  • 成績不好

了解了原因後,家長不要急於批評和強迫,要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感受,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家長了解潛在的原因才可以對症下藥

Photo from 《年少日記》劇照

找到課業外的興趣

孩子在學校或許會因成績壓力而感到壓抑,家長可以引導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發現其他興趣點。例如,鼓勵孩子參加運動、音樂、美術等課外活動,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空間,並從中培養自信。這種放鬆的氛圍,能幫助他們重新認識學校的價值,不再把它當成壓力源。

除了課本的内容,也可以去尋找課外的樂趣

Photo from MamiDaily

適時給予鼓勵和獎勵

孩子對上學表現出任何正向行為,都可以得到一些鼓勵。正面的肯定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例如一周按時上學,可以安排一次家庭出遊,或是一個特別的小獎勵,這種正面激勵能讓孩子覺得上學也能帶來快樂。

鼓勵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信心

Photo from MamiDaily

保持耐心和理解,穩定情緒是長久之計

面對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家長難免有時會感到無力甚至失望,但這時候正是需要耐心與包容的時候。孩子需要知道,無論發生什麼,家長都願意理解、支持他。穩定的家庭氛圍與信任感,能成為孩子情緒的依靠,讓他們逐步調整心態。

對孩子保持耐心,千萬不要着急

Photo from MamiDaily

尋求外界支援

當孩子的厭學情緒持續、無法自行解決時,家長可以尋求學校輔導員、心理專家的協助,或參加一些家長支持團體。專業人士有經驗、家長團體也能互相支持,透過他們的建議,家長可以獲得更合適的解決方式,不必獨自面對所有困難。

當孩子的厭學情緒持續、無法自行解決時,家長可以尋求學校輔導員、心理專家的協助

Photo from 《反起跑線聯盟2》劇照

支持和理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叛逆或厭學的情緒並不少見。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的支持和理解顯得特別重要。過度的壓力或強制可能適得其反,反而是耐心的陪伴、適當的鼓勵和合理的規範,才能真正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納,最終願意重新踏進校園。你們家也有這樣的情況嗎?不妨試試這些方法,看看能否幫助孩子找到回到學校的動力!

延伸閲讀:

【讀書】難明同學「冇溫書」但拎滿分? 5招讀書心得你都可成為學霸

延伸閲讀:

【人際交流】孩子害羞怕生 交流不敢直視別人?專家教3個肢體技巧 練出自信姿態與人際魅力

Text: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湊仔】研究證爸爸親自照顧子女有5好處 子女智商、創意、自信心全面Level Up

MamiDaily

【人際交流】孩子害羞怕生 交流不敢直視別人?專家教3個肢體技巧 練出自信姿態與人際魅力

MamiDaily

【讀書】難明同學「冇溫書」但拎滿分? 5招讀書心得你都可成為學霸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