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友情】友誼不永固?如何向子女解釋友情消逝 5步曲重拾社交快樂

MamiDaily

更新於 09月09日09:11 • 發布於 09月09日09:48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童年總有些深刻且注定記一輩子的友誼,這些友誼不止帶來快樂的回憶,更塑造了小朋友的社交技巧、情感發展和整體的幸福感。雖然小時候經常在節日卡片或畢業同學錄寫上「友誼永固」,但友情總是隨著搬家、轉校、畢業、移民,又或時日變遷而自然地疏遠,友誼的失去對小朋友是非常深刻的情感體驗,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如果處理不當,可以造成各種行為問題。今次就為各位家長準備了5個應對策略,陪子女在友誼路上一起成長。

與同學的友誼可以維持多久呢?

Photo from MamiDaily

和子女一起學習「失去」

小朋友通過與朋輩交往,可以學到各種寶貴的社交技能,包括溝通、合作和同理心。他們也會在友誼中建立歸屬感,體會被接納的感受,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抗逆能力。可想而知,在童年失去一段友誼,將會打破以上的社交平衡,讓子女感受到孤獨、焦慮,甚至是抑鬱的情緒。

失去朋友有多「痛」?這取決於小朋友的年齡、性格以及情誼的深淺。有些小朋友可能快很便度過短暫的悲傷和孤獨,也有一些小朋友可能會面對更強烈和漫長的情緒,如憤怒、悲傷或背叛感。如果這些情緒未能適當地處理或疏導,可能會導致行為改變、社交孤立或學業困難等問題。家長先不用緊張,這也是成長學習的重要一環,與其逃避,不如和子女一起勇敢面對,承認失去朋友是人生成長的經歷,而不是淡化感受或損失,做齊以下5步曲,學懂珍惜每段友誼吧!

移民、搬家等因素,令友情變成疏淡

Photo from MamiDaily

第一步:肯定子女的感受

切忌以「冇事嘅。」、「乜你咁小事都唔開心㗎?」來淡化或否定小朋友的感受,家長應該先承認失去友誼為子女帶來的情緒,然後仔細聆聽他們的悲傷、憤怒或困惑,也讓他們知道你理解和接納他們的痛苦。記得讓小朋友知道,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

第二步:鼓勵溝通

家長可以營造一個讓子女安心的時間和空間,例如自己的家,鼓勵他們分享失去友誼的各種想法和感受。但家長切忌化身高高在上的「情感專家」或「人生導師」,反而可以提出開放式的問題,讓親子一起思考,也讓子女有空間處理自己的情感。

第三步:給小朋友看見改變的希望

經歷讓人成長,聆聽了小朋友的感受後,也讓他們想想這段經歷帶來的改變和機會,例如結識新朋友,或探索新的興趣。

第四步:創造新的社交圈子

失去了一段友誼,但小朋友還有能力創造更多友誼和回憶,不妨鼓勵他們參加各種社交互動,如加入興趣小組、俱樂部或志願服務,擴闊社交圈子。

第五步:分享應對經驗

家長也可以和子女分享自己以往失去友誼的經歷以及如何應對的方法,讓他們知道即使深陷低落的情緒,他們也可以變得更加堅強。

多鼓勵孩子社交,創造新的社交圈子

Photo from MamiDaily

把經歷變成智慧與成長

讓子女明白失去友誼雖然傷心,但並不可怕。透過以上的聆聽、分享、鼓勵,提供不同的視野和想像,不止能夠幫助小朋友在友誼路上重新站起來,更有助加強他們的抗逆力和處理情緒的智慧,讓他們茁壯成長。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香港救助兒童會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爸媽遺傳】抱怨遺傳爸爸的「粗骨架和豬鼻」 大女自卑覺好痛苦 網民嘆基因太殘酷

MamiDaily

【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種計劃 5大類人士免費或獲資助打針 到校外展服務首次可選噴鼻式疫苗

MamiDaily

【嚴父監控】嚴父擔心女兒上網學壞 手機每日限用1.5小時 女常被同學取笑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