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手袋拍賣世界的神秘面紗!佳士得專家親自解答背後的新趨勢與流程、向新手提供拍賣建議
拍賣,在大眾眼中,是一個難以觸及的世界。不少人以為,這只是專業收藏家或富豪之間的遊戲,與日常消費毫不相干。但近年來,拍賣逐漸滲透大眾市場,揭開神秘面紗,尤其在奢侈品領域,手袋的拍賣成交額不單屢創新高,參與者也愈趨年輕與多元。《Harper's BAZAAR HK》有幸與佳士得亞太區手袋及配飾部主管曾慧思 Winsy Tsang 透過電郵訪問,一探拍賣背後的市場現況,並分享對新手的手袋拍賣建議。
在香港百業蕭條的環境下,手袋的拍賣市場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逆市展現出驚人的表現。「2024 年度,香港佳士得手袋及配飾拍賣的成交總額再次創下新高,成功超越 2023 年的紀錄。」足見奢侈手袋的市場正在急速成長,而新興藏家的踴躍參與,亦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我們看到,超過五成的買家選擇透過線上平台進行購買,這種以往難以想像的轉變,正迅速改寫拍賣場的遊戲規則。」
透過 Christie’s Live、WeChat 小程式等數碼渠道,新手不再需要跨過實體場地的門檻,就能輕鬆參與競拍。拍賣的形式也變得更假靈活,不再受限於現場喊價的形式,讓買家可以隨時在手機上就完成整個拍賣流程。
曾慧思指出,隨著手袋趨勢的演變,如今能夠展現品牌歷史傳承與工藝精神的作品,往往最能打動收藏家。Hermès 經典的 Faubourg Birkin Bag、Mini Kelly Bag、Quelle Idole 等,不僅展現出極高的製作水準,也因其富趣味性、想像力與稀有程度而備受追捧。「人們不再只追求『經典』,而是希望手袋本身能激發靈感,甚至令人會心一笑。」
近年,品牌與藝術家合作推出的聯名系列也尤為受到關注。「這類作品在市場上價值顯著提升,不但富有視覺張力,更呈現出藝術與時尚的完美融合。」曾慧思舉例,像是 Louis Vuitton 與草間彌生的聯乘系列——其中一款南瓜包估價可達港元 120,000,「這些包不只是實用品,更是承載藝術表達與收藏價值的載體。」
除了草間彌生之外,像村上隆、Stephen Sprouse 等著名藝術家與品牌的合作,也在拍賣市場屢創佳績,成為具備長期升值潛力的熱門標的。未來,這類主題拍賣亦將越來越多,隨著藝術與時尚的邊界逐漸模糊,這些創作已不僅是時尚交易,更成為藝術、文化與投資的一部分。
不少人好奇,手袋的價值究竟是怎麼評估的?除了品牌與款式,背後的關鍵因素不少。曾慧思解釋,稀有性、用料、製作工藝、歷史背景,以及當前市場需求都會直接影響價格。而其中,「保存狀況」尤其重要,一個輕微的刮痕,可能就足以拉低整體價值。她舉例:「一款 2010 年製作、已停產的定制版 Birkin Bag,袋身綴有源自 Jean Paul Gaultier 的流蘇設計。由於賣家將它珍藏了十年,狀態依然非常良好,直到最近決定出售,最終拍出 655,200 港元,遠高於當初的估價。」
拍賣背後的流程與策略,同樣影響成交成效。她建議,新手若想讓收藏品拍出理想價位,第一步是選擇可信賴的合作夥伴,例如像佳士得這樣具備鑑定機制與真品保證的拍賣行。此外,根據收藏者的目標來選擇拍賣或私人洽購的方式,再根據市場時機出手,都是關鍵操作。
對於剛入門的初學者而言,她也鼓勵大家從經典款式著手,選擇百搭色調會更容易搭配日常穿搭,同時也較容易保值。不過,歸根到底,收藏的真正意義,在於手袋背後的每段回憶與故事:「建立一個精緻的收藏需要時間和耐心,最重要的是享受這個過程。」
她相信,手袋拍賣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牆,而是一個可以細細品味、慢慢探索的世界。從了解工藝、欣賞設計到研究市場走向,每一個過程都是與風格、文化、歷史對話的契機。對年輕一代而言,這不只是購物,更是一種態度的延伸——懂得欣賞,也懂得等待那個屬於自己的完美拍品。
**Follow us on:
- Facebook: harpersbazaarhk
- Instagram: @harpersbazaarhk
- YouTube: harpersbazaa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