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新香港人|僅13%高才在港置業 70%選擇租樓 仲量聯行料每年新增1.2萬個租盤需求

BossMind

更新於 09月16日07:10 • 發布於 09月16日07:10

仲量聯行今天(9月16日)發佈最新研究報告指,政府近年積極推行各項人才計劃,吸引高端專才來港定居與發展,帶動短期私人住宅租賃需求持續上升。然而,在跨境資金轉移限制下,高端人才在香港置業的意欲相對較低,僅13%高才選擇在港置業,約70%高端人才選擇在港租樓,未來2年,每年將新增約1.2萬個租樓需求,相信利好中小型住宅單位的需求。

該行根據政府數據指出,2022年至2024年間,所有人才計劃的獲批申請總數由38,559宗大幅上升至138,215宗。其中,2023年推出的「高才通」在2024年便佔整體獲批總數三成。此外,已獲批簽證人才的抵港率為64%,而平均每位持證人攜帶0.9名受養人,反映大多數高才通人士均攜至少一名配偶或子女來港。值得留意的是,首批高才通簽證持有人中,54%選擇於簽證期滿後續簽,續簽成功率高達94%。這將對本地人口及住房需求構成一定影響。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表示,政府問卷調查顯示,七成高端人才選擇在港租住私樓。預計高才通人數不斷上升,2023年至2027年間,每年將新增約12,000個租賃單位需求。根據差估署數據,2022年至2024年,A類(實用面積少於431平方呎)及B類(實用面積431至752平方呎)單位的年均淨吸納量約為13,800個單位,反映高才通持有人及受養人將持續推動租賃市場,尤其利好A類及B類較小型單位的需求。

然而,與租賃市場的活躍表現相比,高端人才的置業比例明顯偏低。調查發現,僅13%的高才選擇在港置業。由於高才通計劃於2023年才正式實施,推行時間尚短,該數據可能具有滯後性,加上潛在買家(其中95%來自內地)或需更長時間累積儲蓄及克服跨境資金轉移的困難,方能落實置業決定。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指出,跨境資金轉移為長期阻礙內地買家在港置業的關鍵因素,建議政府放寬內地人才在港購置住宅物業的資金轉移限制,鬆綁相關限制不僅可回應內地買家日益增長的需求,更有助緩解本地樓市的價格與庫存壓力。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