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中風患者「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 重拾生活自理能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0月28日06: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rTMS透過「腦刺激 + 復健訓練」的模式,不僅加速功能恢復,也為中樞神經病變患者開啟新的希望。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48歲的謝先生,今年6月底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造成右側偏癱及臉部麻痺,在高醫急診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後住院,住院中生活自理方面幾乎都需要依靠他人協助。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復健部林克隆部主任表示,患者轉入復健部病房後,安排rTMS治療,並結合多職類復健介入後,右側手腳功能逐步改善,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由35分(重度依賴)逐漸提升至70分(中度依賴)。目前他已能獨立完成自理,並逐步重拾日常活動。

「重複經顱磁刺激」非侵入性治療 協助患者恢復自理能力

林克隆部主任解釋,重複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近年來,已被廣泛應用於中風後肢體偏癱、語言障礙、吞嚥困難以及部分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的治療。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復健部利用rTMS整合跨領域復健,協助許多患者逐漸恢復自理能力,也有中風患者,透過治療改善嘴角流口水和歪斜現象,組織思考與表達能力也變得清晰,可以很清楚地表達想說的話。

「磁場脈衝」刺激大腦皮質、調整神經網絡 促進腦神經功能恢復

林克隆部主任進一步表示, rTMS透過磁場脈衝刺激大腦皮質,調整神經網絡活動,促進腦神經功能恢復。目前,歐美與日本等地已將rTMS納入臨床常規,相關設備也持續進化,例如高頻刺激結合Theta Burst模式(TBS),可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更持久的治療效果,成為全球復健醫學的重要研究與發展方向。rTMS並非單一治療,而是需要結合完整復健策略,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腦刺激 」及「復健訓練」 協助中樞神經病變改善症狀

身為大學附設醫院及醫學中心的高醫,以「病人為中心」致力讓新技術真正落實於臨床,復健部率先在南台灣整合rTMS與多職類復健治療,由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跨領域專業人員合作,為病人量身設計治療計畫。rTMS透過「腦刺激 + 復健訓練」的模式,不僅加速功能恢復,也為中樞神經病變患者開啟新的希望。高醫將持續投入腦刺激與復健整合研究,未來期望推動跨院際合作,讓更多病人受惠。

查看原始文章

中風3年左腿無力竟能再動! 「這1非侵入式療法」助她重拾希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復健融合科技」助中風病人翻轉困境 走路、吃飯不再是難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