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時尚

【畫眉教學】畫眉總是一高一低?4個步驟眉毛定位法 打造自然又好看的眉型!

TopBeauty

更新於 2024年09月09日04:53 • 發布於 2024年09月07日14:40 • TopBeauty | 學習成為最完美的自己

新手在畫眉時經常都會面對畫不對稱、眉頭顏色太深、常常找不到眉峰眉尾的正確位置,一下畫太長一下又太短,兩邊眉毛畫得不一樣,其實,畫眉並不難,只要掌握4個步驟就能畫出自然又好看的眉毛。

掌握4個步驟就能畫出自然又好看的眉毛。

Photo from RED

步驟1. 先畫出一條線

準備一個跟自己髮色較相近的眉筆,黑頭髮可以選擇灰色、黑灰色的眉筆,而棕色頭髮或特殊顏色的頭髮建議選擇咖啡色或者灰色眉筆,然後從眉頭到眉尾沿著眉型畫出一條線。建議選用俐落的眉筆,可以輕鬆的畫出外框的線條。

從眉頭到眉尾沿著眉型畫出一條線。

Photo from RED

步驟2. 找到眉峰位置

定位眉峰,從鼻翼對到眼球外側,定位好後把眉峰到眉尾的地方畫出一條線。如果有雜毛岔出,可以先修掉雜毛,以讓眉型更清楚完整。

定位眉峰,從鼻翼對到眼球外側,定位好後把眉峰到眉尾的地方畫出一條線。

Photo from RED

步驟3. 補滿眉頭

眉頭部分,就從眉頭畫一條線連接到眉峰,這樣就完成了整個外框的線條,記住在畫眉頭的時候力道要小,讓眉頭的飽和度低一點,或者可以從中後段開始畫,眉頭用眉粉刷開即可。

眉頭部分,就從眉頭畫一條線連接到眉峰。

Photo from RED

步驟4. 使用眉粉

畫好外框後就可以填滿空隙的部分,如果不太會拿捏力道或深淺度,可以用眉粉上妝,等到比較熟練後再用眉筆。補滿空隙後用眉刷將顏色刷開不結塊,這樣眉毛會看起來更自然。另外,如果想要根根分明濃密的眉毛,可以使用睫毛打底膏或快用完的睫毛膏,輕輕刷在眉頭和想加強的地方,這樣就能變成現時非常流行的野生眉啦!

補滿空隙後用眉刷將顏色刷開不結塊,這樣眉毛會看起來更自然。

Photo from RED

畫完梳一下眉毛,會讓眉毛更自然。

Photo from RED

美編推介:

Mineralscapes Ultra Definer眉筆 HK$395

Byredo最新的極致纖細眉筆,質感如慕絲般順滑,並推出從自然樸實到豐腴濃密的五種色調。全新設計的纖細筆尖能一筆一畫、一絲一線地描出精緻濃密的眉妝,增添輪廓立體感。獨特的純素配方中有96%來自天然成分,帶來持久著色、防水不脫妝的效果。

Mineralscapes Ultra Definer眉筆 HK$395

Photo from Mineralscapes

Benefit 24-hour Brow Setter透明定型眉膏 HK$240

透明無色的啫喱狀定型眉膏可以為眉毛定型及塑形,令淩亂眉毛更貼服,妝效更可維持24小時。

Benefit 24-hour Brow Setter透明定型眉膏 HK$240

Photo from Benefit

BOBBI BROWN炫目持久眉筆 HK$335

結合螺旋型眉刷於一身,能夠一筆重塑自然眉型、線條和色澤,呈現原生眉毛的效果,一勾一繪眉妝更持久達12小時。特殊設計的斜角筆頭可以順滑描繪俐落的線條,塑造各種自然柔和到野生眉毛,加強五官線條美感,修飾任何臉型,隨時展現完美眉型。

BOBBI BROWN炫目持久眉筆 HK$335

Photo from BOBBI BROWN

Text: TopBeauty Editorial

想睇更多OL專屬最新美容時尚資訊,立即追蹤TopBeauty 以下平台!

【TopBeauty Instagram】

【TopBeauty Facebook 】

查看原始文章

感情中遇到這種人還是及早離開比較好!不要被愛情的甜蜜蒙蔽雙眼!

TopBeauty

OL髮型推介|4款職場懶人必學造型 碎髮低馬尾、半公主頭顯臉小兼隱藏稀疏髮量!

TopBeauty

愛情裡你要的是男孩還是男人?5項準則快速分辨誰是「對的人」!

TopBeaut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