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高雄遊記】高雄旗津的一小時之旅

飛叔生活

發布於 2024年05月20日03:00 • 飛叔 (IG: kelvinyfl)

這次在高雄只逗留兩晚,在極有限的時間之內,仍想走往市區以外的地方閒逛,於是就選了去一個離市區比較近的外島「旗津」走走。

當日的天氣幾熱,早上去完果貿社區後,需要回鹽埕區的旅館稍休一會,換件衫才再外出。

去旗津觀光,一般可以由鼓山輪渡站乘船去,因我在鹽埕區,最方便的交通就是由駁二藝術特區海傍的棧貳庫KW2乘渡輪直達。

當日就帶著一貫的慢活心態步行去棧貳庫,預備即場買船票去旗津。

慢條斯理到來到棧貳庫碼頭,一看船期時,才知自己失策。

由棧貳庫往旗津的船每小時才得一班,而且當日是平日,由旗津回來的尾班船是下午四點半。當時已是下午2時50分,即是最快要等到3時15分才開出,然後在一小時十五分鐘後就要回程,跟我的慢活遊原則背車而馳。

那一刻我有少些自責,覺得為什麼不早點出門,又何早不去乘鼓山渡輪呢。

不過,既然已經錯了,目前只有兩個選擇,一係去一係唔去,考慮了一秒鐘,決定….去。

選擇在棧貳庫坐渡輪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得知當日的渡輪是「史諾比」主題,實在好想上到這艘史諾比渡輪,想法真的很傻很天真,但我鍾意呀。

渡輪準時在3時15分開出,船身畫上史諾比卡通造型,很趣緻。

船的上層更有一個大隻史諾比毛公仔,當然要馬上跟他Selfie啦,那時已經把之前的不快完全拋開了。

旗津距離棧貳庫真的好近,大約9分鐘便到達旗津碼頭了。

見到碼頭上畫滿魚兒的油庫,很可愛。

旗津老街就在碼頭前面,見有點肚餓,當然要集中精力去搵食。

可是,又遇到另一問題,到訪當日是平日,旗津老街上不少店舖沒有營業,攤販也不算多,顯得有點冷清。

就憑直覺,見到什麼吃什麼。

第一間遇見的就是甜品店,二話不說就坐下,叫了一點豆花冰。

豆花加上紅豆,在三月微熱的天氣下,真的涼透心。

吃完豆花冰後,還未吃飽,但是真的不知吃什麼好,正如剛才所說,有些店舖沒開門,還在開門營業的多數是水產店和甜品店,選擇實在不多。

逛了一會,遇然來到簡陋的賣蚵仔煎店,門外的姐姐見我有點累,便說「吃個蚵仔煎好不好?」我立即說好,心想吃什麼都好,不想再到處尋尋覓覓了。

「蚵仔煎」是台灣人好常吃的舒適食物,周圍都會見到。

我對蚵仔煎從未喜愛過,也不討厭它,只在台灣夜市吃過,甚少在旅遊時會主動點來吃的。蚵仔煎的煎蛋薄到吹得起,加了一層黏黏的粉漿和番茄汁,就多了飽肚感,有種實在的感覺。這次又添加了店員姐姐的關懷,令原來不起眼的蚵仔煎加了一層溫暖。

在此店另叫了一份「皮蛋豆腐」,沒有過多的醬油,清清淡淡,同樣令人感到舒適。

吃了蚵仔煎和皮蛋豆腐後,能量又回復起來了。

旗津老街上也有咖啡店,但又不想飲咖啡,就在另一攤檔買了一杯「檸檬愛玉」,十分清甜爽。

此時已是4時15分,就快要乘史諾比渡輪回程。

可惜時間太短,還未參觀旗津的主要景點,如果要去燈塔和公園,至少要多兩小時才行,惟有等下次,真的好想在今年內有下集,最好在週末早上來到,便可以在島上慢慢行,或許可以多吃其他美食。

不過,今次雖然說是失策,到頭來可以享受到假日沒有的平靜,而且都吃了幾樣不錯的食物,是一次短短而愉快的旅程。

旗津老街地址: 台灣高雄市旗津區廟前路40號

請關注飛叔平台:

Facebook專頁: 飛叔生活 Kelvin Leung

Instagram: kelvinyfl

YouTube: 飛叔Kelvin Leung

查看原始文章

【高雄遊記】鹽埕區美食篇之 鹽埕的「五六十年代」 | 飛叔生活 Food Travel by Kelvin Leung

飛叔生活

沙田的走塑住宿之旅丨走塑房間宿、環保中菜、自助早餐丨香港沙田凱悅酒店 | 飛叔生活 Food Travel by Kelvin Leung

飛叔生活

【清邁遊】清邁露天溫泉泡腳和煮蛋丨San Kamphaeng Hot Springs | 飛叔生活 Food Travel by Kelvin Leung

飛叔生活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