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桃膠食譜】「平民燕窩」桃膠是御用養顏補品? 6款簡單桃膠糖水清熱美顏一次上手!

MamiDaily

更新於 07月26日05:25 • 發布於 07月26日01:20 • PressLogic - Mami親子日常

近年來一款號稱「平民燕窩」的低卡食材成為許多人滋潤養顏、清熱止渴的熱門食材,據說就連慈禧太后也欽點其作為養顏聖品,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桃膠」。桃膠口感軟糯彈滑,非常爽口,是許多人喜歡的食材,今天就來看看桃膠究竟有何魅力,又能怎麼搭配煮出美味爽口的糖水食譜吧!

桃膠是桃樹樹脂

Photo from MamiDaily

桃膠功效多多

桃膠是桃樹樹皮分泌的淺黃色半透明固體樹脂。從中醫角度,桃膠性平,味甘苦,且無毒,有清熱止渴、清濕熱、潤腸道、滋陰等功效。雖然桃膠老少皆宜,但一般不建議體質虛寒者食用,如正在經期、懷孕等。桃膠也富含植物性蛋白,還是高水溶性纖維、低卡路里食材,有助促進腸胃蠕動,但對於消化能力較弱的長者、幼童,或有腸胃疾病者,攝取過量桃膠可能導致消化困難,因此要適量食用。由於受產地和天氣等其他環境因素影響,桃膠的顏色從深至淺皆有,並不影響其營養含量。品質好的桃膠呈現剔透的琥珀色,但也有可能摻雜了樹皮雜質,因此桃膠煮食前需浸泡約8至10小時,直至泡軟發脹,這時可將裏面的雜質清理乾淨,清洗過後便能煮食。

桃膠無味,可配搭多款湯水甜品

Photo from MamiDaily

桃膠本身無味,因此可搭配多樣食材進行變化,可同時兼具養顏、潤腸胃、清熱止渴等功效。以下就為大家推薦6款簡單的桃膠糖水食譜,一起來動手試試吧!(以下食譜適合1至2人份食用,可根據人數添加食材)

桂圓桃膠雪耳露

桂圓桃膠雪耳露

Photo from MamiDaily

桂圓桃膠雪耳露 材料 桃膠 ⅓ 小碗、龍眼肉 ¼ 小碗、紅棗 1把、枸杞 適量、雪耳 ½ 盒、冰糖 適量 做法 桃膠洗淨後浸泡一個晚上。紅棗、雪耳洗淨後,與桃膠,1,500cc水一起加入鍋中。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等材料軟爛後加入龍眼肉、枸杞、冰糖攪拌均匀即可起鍋。

椰汁燉桃膠

椰汁燉桃膠

Photo from MamiDaily

椰汁燉桃膠 材料 桃膠10克、椰汁200毫升、淡奶50毫升、冰糖適量 做法 提前浸好桃膠備用,將桃膠加入500毫升水燉煮30分鐘,隨後加入椰汁再燉15分鐘,加入適量冰糖和淡奶,攪拌均勻即可。

冰糖燉雪梨桃膠

冰糖燉雪梨桃膠

Photo from MamiDaily

冰糖燉雪梨桃膠 材料 桃膠15克、雪梨1個、紅棗4粒、枸杞適量、冰糖適量 做法 提前浸好桃膠備用。將雪梨去果核切塊。浸泡紅棗及枸杞。將所有食材加一公升水大火滾開後轉中小火煲30分鐘左右,再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桃膠蓮子龍眼羹

桃膠蓮子龍眼羹 材料 桃膠15克、新鮮龍眼10粒、蓮子10粒、枸杞適量、冰糖適量 做法 提前浸好桃膠備用。蓮子洗淨泡發,新鮮龍眼去殼去核。隨後將所有食材加一公升水大火滾開後,轉中小火煲30分鐘左右,再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桃膠雪耳羹

桃膠雪耳羹

Photo from MamiDaily

桃膠雪耳羹 材料 桃膠15克、雪耳20克、枸杞適量、冰糖適量 做法 提前浸好桃膠備用。泡發雪耳洗淨備用。將所有材料加一公升水大火滾開後,轉中小火煲30分鐘左右,再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木瓜鮮奶燉桃膠

木瓜鮮奶燉桃膠

Photo from MamiDaily

木瓜鮮奶燉桃膠 材料 桃膠15克、木瓜半個、百合5片、桂圓10克、鮮奶200毫升、冰糖適量 做法 提前浸好桃膠備用。木瓜去皮切小塊,再將桂圓、百合泡發。依次將所有材料加水煲煮30分鐘,隨即加入適量冰糖(木瓜本身已有甜味),再加入鮮奶,大功告成。

Text:Mami Editorial

閱讀完文章,記得追蹤 MamiDaily親子日常 以下平台,隨時接收最新育兒教育資訊 !

【Follow MamiDaily親子日常 IG】

【Like MamiDaily親子日常 FB】

查看原始文章

【偏方】阿媽將1硬物放入米中一齊煲堅稱有益 港女打開飯煲即作嘔一見勁崩潰

MamiDaily

【愛發脾氣】孩子愈來愈愛發脾氣可能與睡眠有關?專家:長期忽視恐傷情緒與認知發展

MamiDaily

【家務分工】自私老公收剩老婆衣服稱「那是你的」 人妻3招完美報復網民大讚高明

MamiDaily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